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编辑丨南山

图片丨网络

今日走进两味中草药,顺便勾起儿时回忆

流水沟中的常见草

这里输入标

小编对于辣蓼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柿子成熟的季节,那些年,奶奶总能用她的办法给我们做出好吃的,比如运用这味中药材-辣蓼。

在树上摘下新鲜的,没成熟的硬柿子,然后让我们去田边的水沟里拔辣蓼草,一层柿子一层辣蓼这样重叠着放进坛子里。不过为什么放辣蓼呢,不知道这样吃过柿子的朋友,知不知道原因?

//辣蓼草//

班焦草、红辣蓼、辣马蓼,辣椒草。

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夏、秋间采收,晾干。

直径约至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有白色棉毛,下面密被白色棉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4裂,有腺点;气微、辛、辣;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辛,温;归肺、肝、大肠经。

解*,祛湿,散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乳娥,疟疾,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崩漏,痈肿疔疮,瘰疬,*蛇咬伤,湿疹,脚癣,外伤出血。

孕妇忌服。

《中华本草》。

牛耳枫

野生于灌丛中

▲给一个图片说明文字

南岭虎皮楠、牛耳树、牛耳风、牛耳丰、牛耳公。

野外常生于小溪旁的灌丛或疏林之中。

分布于中国、越南及日本等地,中国国内野外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福建、云南及江西等省份。

核果卵圆形式卵形,长7-10mm,直径5-6mm。表面蓝黑色,有时附有浅灰色粉末,具不规则皱纹或多数疣状突起,先端有短小2歧的柱头残基,基部有圆点状凹入的果柄痕,有时可见果柄和宿萼。果皮较薄而脆,易碎。种子1粒,棕色或棕黑色,不饱满。气微,味苦。

子:《南宁市药物志》;治慢性痢疾。

枝叶:祛风止痛;解*消肿。主风湿骨痛;疮疡肿*;跌打骨折;*蛇咬伤。《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消肿。治风湿骨痛,浮肿。《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

根:清热解*;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外感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胁下痞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本种的种子油含有*性的生物碱,加热后*性下降,可供作润滑油及肥皂。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

看完后,是不是觉得一些生活中看似没用的树木、草,居然可以是一味药,反正小编以前从没想过。

不过这得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先人们,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医学的发达,但是却有探索问题解决病情的能力,而现在,我们依然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再研究,再深入。

这不,以上介绍的这两味中药,也可以合理配伍成良药。

两味中药合理配伍而成,具有理气健胃、除湿化带的功效,两者寒温并用,以调和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使肠胃得和,升降复常,恢复肠胃道的生理功能。

因而其可用于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小儿急性病*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及腹胀、腹痛、腹泻为主要病症的其他胃肠疾病的治疗。

分散片剂型,快速崩解、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更适合易患胃肠疾病的老人及儿童。用药建议:请遵医嘱,合理用药。

中药赏鉴,旨在普及中药知识,

如若使用,请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yfyl/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