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句话: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

缘起

为什么要讲养蚕,首先这是个传统教育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三张名片“瓷器、丝绸、茶叶”,丝绸的源头就是蚕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相传具有年历史,从而有了丝绸之路,有了汉字的“绞丝旁”,我们应要知道“丝”从何而来。文化源自生活,从《孟子》 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汉朝 的《陌上桑》,唐代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代代中国人追忆着历史,这些大人物小时候应该体会过养蚕。。。

宋蚕织图

另一方面,养蚕非常接地气,老话说“要想富,种桑树”,江南富饶,是蚕桑主产区,之所以有了苏州的名片之一“苏绣”,“頔塘西去路,蚕事胜耕田”,时至今日震泽还是苏州桑蚕重镇,这里生长着上万亩优质的桑园,还修建了一处参与体验感极强的桑蚕文化园可供观光。

家蚕

家蚕祖先是中国的野桑蚕,是一种类以桑叶为主食的鳞翅目寡食性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经过几千年的培育,是人类 完全驯化的无脊椎动物,家蚕在被人类驯化的同时,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其中不乏拥有好看的斑纹和茧色的特殊品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网络图片

不只是白色的哦!家蚕的斑纹类型较多,其中又分为基础斑纹和附加斑纹,基础斑纹包含普斑、缟斑、暗斑、黑斑等,附加斑纹包含茶斑、虎斑、星斑、鹑斑等。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斑纹,如皋斑、煤黑等。形态方面,除了正常形态外,比较有特色的是龙角,而剩下的家蚕形态多是畸形,对家蚕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不利影响。

体色方面,家蚕一般以白体色为主,此外还有*皮、淡墨等特殊体色。除了以上斑纹、体态和体色三方面,还有各种搭配后的杂交蚕。由于完全受人类支配,家蚕在驯化过程中分化出大量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品系,如斑纹(普斑、虎斑、素蚕)、茧色(白茧、*茧、绿茧)、眠性(蜕皮次数,三眠蚕、四眠蚕)、化性(一年中生长的代数,一化、二化、多化)等。不同的品系之间茧丝产量也有明显差异,尤其是用于蚕丝生产的改良品种和普通的地方品种之间。

网络图片

几点神奇之处

1.从卵中孵化出的蚁蚕十分微小,比大米粒还要小的多,经过生长四次蜕皮,到了结茧的时候已经是5、6厘米长,体重增长了近万倍哦。

蚁蚕(2日龄)摄影:焦翔

网络图片

2.蚕只吃桑叶,其余叶子基本不吃,吃了也会造成营养不良或疾病,这是长期选育进化,物种选择的神奇结果。

3.一只蚕吐出的丝-米长

意义

蚕的一生很短暂,大约28天,带着孩子一起养一次蚕,就像看一场生命的旅行。一天天的长大蜕变,直到死亡。而死亡并非 的终点,破茧成蛾,孕育出新的生命。在幼小懵懂的童心里, 次知道生命的脆弱和责任,知道了生和死艰辛和震撼。

重要的是,通过养蚕可以让孩子认识小动物,体验照顾弱小,感受生命的过程,学会观察,启发他的好奇心(蚕的鼻子在哪里)、求知欲(蚕为什么只吃桑叶)和创造力(动手做一个蚕屋)。

小时候经历这一课,会记忆终生。今后才能理解被认定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桑基鱼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体会中国生态农耕智慧。

桑基鱼塘网络图片

再进一步

除了家蚕之外还有别的蚕吗?其实还有东北的“蚕蛹”,学名柞蚕,被称为“野蚕”,也是养来吐丝的,样子和家蚕差别很大哦,感兴趣的朋友自行了解吧。

柞蚕网络图片

焦翔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石家庄 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yfyl/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