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害种类繁多,主要包含赤斑病、褐斑病、尾孢叶斑病、镰孢菌根腐病、枯萎病等,严重危害了蚕豆的正常生长,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蚕豆常见病害的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蚕豆赤斑病

(1)发病条件

田间温度和湿度对赤斑病发生影响极大。病菌侵染适温为20℃;饱和的空气湿度或寄主组织表面有水膜是病菌孢子萌发和侵染的必要条件。蚕豆进入开花期后,植株抗病力减弱,易被侵染并发病。秋播过早,常导致冬前发病重。田间植株密度高、排水不良、土壤缺素等都有利于赤斑病发生。连作地块由于土壤中病菌积累而发病重。

(2)防治方法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健康种子。二是栽培防治:采用高畦深沟栽培方式;适当密植;控制氮肥,增施草木灰和磷钾钙套餐肥嘉美红利、赢利来,增强植株抗病力;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田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三是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能够控制早期病害。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倍液等。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10d再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蚕豆褐斑病

(1)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在蚕豆全生育期中,当田间存在病原菌时,遇雨后或重露后的高湿环境,可以形成严重的侵染。冷凉、多雨的气候利于病原菌侵染。偏施氮肥、播种过早、田块低洼潮湿等因素能够加重病害的发生。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pw/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