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桑树变身摇钱树桑蚕织出致富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晓静通讯员冯丽苹近日,范县范水办胡楼村桑蚕文化产业园,抽丝机发出阵阵作业声,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蚕丝被。“十一期间订制蚕丝被的客户多,到现在都没做完;下半年结婚的人多,也是预订高峰期,一点不敢歇着……”范县范水办桑蚕文化产业园负责人闫广新高兴地说。闫广新和合伙人何茂晖于年开始种植桑树,养桑蚕,前往浙江等省份虚心学习,聘请国家级专业酿酒师,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研究出桑葚采摘、做蚕丝被、桑果红酒、桑果白酒、桑叶茶、桑叶面条、桑叶粉、桑葚干等共计12个产品,为顺应农业品牌化发展趋势,产业园还建立了“豫丝源”这一远近闻名的品牌。桑蚕文化产业园的桑树种植面积近亩,种植的桑树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生长需求,基本不结果子,桑叶质量好,富含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适合养蚕,蚕丝长度长;另一类是基于生理需求,结桑果,桑果个头大,汁水丰富,口感好,是做桑果酒的上好材料,而叶子比较薄,富含蛋白,适合做桑叶茶。“桑树和桑蚕可谓浑身是宝,桑树可以结出酸甜可口的果实,果实可以直接吃,还可以做成桑果酒和桑葚干,长出的叶子可做桑叶茶,还可用于桑蚕养殖,蚕宝宝吐丝结茧,做成蚕丝被,蚕茧包裹的蚕蛹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属于高级营养补品,适合老人、产妇食用,蚕宝宝排出的蚕沙具有药用价值。”闫广新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对于桑树和桑蚕的用途及价值已烂熟于心。在刚刚过去的濮阳市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该产业园展出的桑葚酒、桑叶茶、蚕丝被等一系列产品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和品尝,有不少顾客当场下单产品礼盒,用于中秋、国庆“双节”送礼,成为“双节”送礼的最佳选择,还有不少顾客留下联系方式,订制蚕丝被。“蚕丝被轻薄、透气,保暖性强,是普通棉花被保暖性的三倍……”闫广新介绍。为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该产业园与省内外多家桑蚕企业合作共建“北方桑蚕联盟”,联盟下桑园面积达余亩,共同开发出多种桑蚕类产品。据了解,该桑蚕文化产业园年收益可达余万元,亩产值可达元,现已形成集桑树种植、桑葚(叶)产品加工、桑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链。“下一步,范县将持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pw/15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个药方湖北发布新冠肺炎早发现早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