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验方全书》

列位看官,今天为您说上一病,这就是痛风。

连日来,不少看官通过留言,诉说自己的痛风之苦。今天在这里,我们特别撰文与您细说端详。

痛风了怎么办?闲言少叙,先把一张当代临床验方展示给看官。组方如下——

*柏15克,苍术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土茯苓20克,蚕砂20克,公英20克,木瓜10克,木通10克,防己10克,*芪3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20剂为一个疗程。根据验案记载,7剂左右见到明显效果。

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最初见于年的《四川中医》,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经验良方。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饮酒等因素诱发下,所出现足部剧烈疼痛现象,办法关节红肿热痛,舌质发红,舌苔*腻。

换句话说,在痛风最初发作,疼痛难忍的时候,此方确有雪中送炭之能。

好了。现在,我们放下此方精义不提,转而说说痛风这个病。

看官须知,话说这中医和西医,在很多地方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相通。痛风这个病,就是中医和西医少有的,“相通”的病。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源于两种医学体系对此病的病因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发生,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慢性病。这已经成为定论。中医学怎么看呢?中医学认为,它有内外两层因素。其中的内因,责之于脾肾两脏。脾主精微之运化,肾主水液之代谢。脾肾两脏失职,则清浊代谢紊乱,湿热浊*内伏,这就形成了痛风发生的土壤。看官请注意了,这里的清浊代谢紊乱,就和嘌呤代谢紊乱,如出一辙了。嘌呤者,无异于湿热浊*也。

所以我们说,对痛风一病的认识,中西医是有“共同语言”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知晓了上方的意义。为了您看着方便,我们再把好方赘述一下——*柏15克,苍术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土茯苓20克,蚕砂20克,公英20克,木瓜10克,木通10克,防己10克,*芪30克。

为了把湿热浊*顺利排出去,此方做足了清热利湿的功课。君请看车前子、泽泻、防己、木通四味药。车前子,性味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在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泽泻,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功在利小便,清湿热。防己,性味苦,寒,归膀胱、肺经,善于利水消肿,祛风止痛。还有那木通,性味苦,凉,功在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看见了吗?这四味药,皆是利水清热之品,对缓解痛风患者的肿胀、热痛十分有利。

接下来再看*柏、苍术、蚕砂和公英。这四味药,主要目的是清热燥湿解*。其中苍术配*柏,乃是古方二妙丸的精义所在。苍术苦温燥湿,*柏清热泻火坚阴。两者配合,温寒并用,化解湿热之邪最妙。蚕砂,性味甘、辛,温,功在祛风湿而止痛。公英,可以清热解*,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四味药搭配,化湿邪,解热*的意图十分明显。

前面这两队药物,配合木瓜和土茯苓的通利关节之效,由于脾肾不足所导致的湿热浊*,可以有效清解了。

但问题是,引发患者疼痛的,仅仅是湿热浊*吗?

这么说,显然不全面。最直接的诱因,还是在于上述因素,以及在外邪影响下,所出现的气血瘀滞。不通则痛。

所以,我们还要活血化瘀。用什么?用其中的丹皮、赤芍、*芪。丹皮和赤芍,功在活血凉血。*芪补气,气帅血行。如此一来,气滞血瘀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正如此,上方才称得上是化解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验方。

当然,本订阅号介绍中医方剂,目的是向看官更彻底、清晰地说明疾病的来龙去脉,为看官调治疾病提供思路,但绝非人人适宜。恰如上方,它所适合的,是急性期。患者早用灵验。如果过了急性期,到了间歇期、慢性期,就必须配合其他别的方法了。另外,就辨证论治而言,上方适合风湿热痹,风寒、痰淤,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症候用之,也不恰当。所以,看官应用之前,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万全。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微门诊专家团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ls/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