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之远这几日连续播出央视科教频道
触及千年湖丝技艺, 揭秘“第六谷”的奥秘, 央视科教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 将带着大家跟着书本走进湖州! 据了解,《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之《湖州之远》系列,目前,已排定的播出顺序为 集《丝之源》;第二集《寻梦百间楼》;第三集《湖州茶食》;第四集《安吉大竹海》;第五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浙江省湖州市自古便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 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文化,造就了丰富的物产。这里是世界丝绸文化的源头,这里翠竹挺拔茂盛似海,这里隐藏着“第六谷”粮蔬衍变的秘密,让我们跟着书本,一起去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湖州。 “辑里湖丝”为什么这么牛? 竟能成为清王朝皇室指定用丝! 湖州以产丝绸闻名,故有湖绵湖丝之称。而这其中,又以产于七里(辑里)村的蚕丝质量 ,被称为辑丝或者七里丝。《跟着书本去旅行》特邀学者俞樾老师带领书本旅行团来到了湖州市博物馆,馆内藏有一件清朝乾隆皇帝的龙袍,制作龙袍用的“辑里湖丝”究竟有何奥秘? “辑里湖丝”包含了三十多道制作工序,有着独特的缫丝工艺,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如此高品质当然离不开好的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条,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 成语“胸有成竹”说的是 湖州的竹子? 提到成语“胸有成竹”,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北宋 文学家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写过这样一段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这位画竹的高手就是苏轼的表哥文与可。据说文与可等人在江南留下了一个专门画竹子的画派叫湖州竹派。 五谷杂粮都知道, 可你知道“第六谷”是什么吗? 《周礼·天官·膳夫》:“食用六谷。”郑玄注引郑众曰:“六谷:稌、黍、稷、粱、麦、苽。”这个苽就是菰米。菰米做出来的饭叫做雕胡饭,一直到唐代都是难得一见的食物,所以李白才会在诗中“跪进雕胡饭”。既然菰米这么好吃,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吃不到了呢? 俞老师告诉大家,北宋 的科学家、*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唐宋之交,菰米的产量提高了很多。但是后来,这种江南水生植物不再抽穗,下面的根部根茎变大,变成了茭白,茭白养殖起来比菰米容易,产量大,从此之后,茭白就取代了菰米。 想知道蚕丝如何变成丝绸?辑里湖丝的缫丝工艺究竟有何特点?竹子到底有多少品种?跟着书本一起出发,更多关于湖州的故事,快来节目中找答案吧! ? 跟着书本去旅行 《湖州之远》 播出频道为:央视科技频道(央视10套) 播出时间为:11月9日至13日18:54分 敬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sltx/6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患上牛皮癣应注意什么
- 下一篇文章: 一个36岁离婚女人的教训ldquo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