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必备,药食两用食材宝典大全,请拿
按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部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名称修改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 名单显示,此前,共有86种药品被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单,此次新增加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等。其中,《原卫生部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此次也被列为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列入年原卫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二者被药店认定为不同产品后,此次也被新增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 其中这类食材品种与疾病谱有何对应关系?我们从中精选一些经常食用的品种来一一分析。 安神类: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 莲子 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神经衰弱,慢性胃肠炎。 枣(大枣、小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贫血、神经衰弱、抑郁症。 补肾类:山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糖尿病、秋季腹泻、慢性胃炎 覆盆子 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 更年期综合征,干眼症。 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慢性肝炎、脂溢性脱发、干眼症。 健脾消食类:山楂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高脂血症、小儿厌食症。 山楂只消不补,无积滞或脾胃虚弱者应慎用或不用。 沙棘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 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 麦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孕妇回乳、慢性胃炎 清热类: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干眼症,感冒。 金银花 清热解*,疏散风热。 感冒、皮肤科疾病。 鱼腥草 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皮肤科疾病、泌尿系感染。 生津止渴类:乌梅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胆囊炎、慢性结肠炎。 青果 清热解*,利咽,生津。 口腔溃疡、慢性咽炎。 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糖尿病、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症、颈椎病、肩周炎。 止咳化痰类:甘草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调和诸药。 慢性咽炎。 姜(生姜)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感冒、慢性胃炎 罗汉果 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 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老年性便秘 化湿利水类:薏苡仁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皮肤类疾病。 赤小豆 利湿消肿。 关节炎。 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慢性肾炎、慢性胃炎、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 养血类 龙眼肉(桂圆)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贫血。 神经性心悸:每次龙眼肉60克,煎水服用。 阿胶 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贫血。 酸枣仁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失眠。 润肠通便类 黑芝麻 补肝肾,润肠燥。 贫血,老年性便秘。 决明子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老年性便秘、高血压症、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蜂蜜 补中,润燥,止痛,解*。 便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肺结核、药物中*。 简单为大家分个小类: 清热药 1、清热解*: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穿心莲、牛*、蒲公英、紫花地丁、骚休、拳参、半边莲、射干、山豆根、马勃、马齿苋、白头翁、秦皮、鸭胆子、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草、鱼腥草、金荞麦、土茯苓、白鲜皮、白蔹、漏芦、山慈姑、绿豆、熊胆 泻药 1、猛药:大*、芒硝、番泻叶、芦荟。 2、温和: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3、峻下猛烈有腹痛:甘遂、 、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独活、威灵仙、川乌、伸筋草、木瓜、蚕沙、寻骨风、海风藤、路路通、徐长卿、白花蛇、海桐皮。 温理药:肉桂、吴茱萸、附子、干姜、小茴香、丁香、山柰、花椒、高良姜、胡椒、荜茇、荜澄茄。 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佛手、木香、香附、乌药、沉香、川楝子、荔枝核、薤白、檀香、柿蒂、甘松、九香虫。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鸡矢藤、莱菔子、谷芽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川芎、郁金、延胡索、虎杖、乳香、姜*、没药、五灵脂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止咳平喘 苦杏仁、前胡、苏子、百部、枇杷叶、桑白皮、马兜铃、洋金花、款冬花、紫菀、矮地茶、罗汉、白果、葶苈子 安神药 1、龙骨、 、磁石、朱砂 2、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远志 补虚药 1、补气 (人参、西洋参、*参、太子参、*芪、白术、甘草、蜂蜜、山药、扁豆、大枣、饴糖) 2、补血 (阿胶、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肉) 4、补阴 (沙参、麦冬、龟板、鳖甲、百合、天冬、玉竹、石斛、桑葚、*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 聪耳(增强或改善听力)类食物:莲子、山药、荸荠、蒲菜、芥菜、蜂蜜。 明目(增强或改善视力)类食物:山药、枸杞子、蒲菜、猪肝、羊肝、野鸭肉、青鱼、鲍鱼、螺蛳、蚌。 生发(促进头发生长)类食物:白芝麻、韭菜子、核桃仁。 美容颜(使肌肤红润、光泽)类食物:枸杞子、樱桃、荔枝、黑芝麻、山药、松子、牛奶、荷蕊。 健齿(使牙齿坚固、洁白)类食物:花椒、蒲菜、莴笋。 轻身(消肥胖)类食物:菱角、大枣、榧子、龙眼、荷叶、燕麦、青粱米。 肥人(改善瘦人体质,强身壮体)类食物: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黑芝麻、牛肉。 增智(益智、健脑等)类食物:粳米、荞麦、核桃、葡萄、菠萝、荔枝、龙眼、大枣、百合、山药、茶、黑芝麻、黑木耳、乌贼鱼。 安神(使精神安静、利睡眠等)类食物:莲子、酸枣、百合、梅子、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花鱼。 强筋骨(强健体质,包括筋骨、肌肉以及体力)类食物:栗子、酸枣、*鳝、食盐。 祛风湿类(用于风湿病症)食物:樱桃、木瓜、五加皮、薏苡仁、鹌鹑、*鳝、鸡血。 利尿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病症)食物:玉米、赤小豆、黑豆、西瓜、冬瓜、葫芦、白菜、白鸭肉、鲤鱼、鲫鱼。 通便类(用于便秘病症)食物:菠菜、竹笋、番茄、香蕉、蜂蜜。 补血类(用于血虚病症)食物: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草鱼。 摘自—《卫计委公布的种药食同源品种名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药闻郁李仁的故事
- 下一篇文章: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