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药闻郁李仁的故事
郁李仁的故事
扬州失守,金兵南下,康王只身逃难走江南。一路上,他被金兵追赶着,走走躲躲,躲躲走走,多日还未到达临安。 一天,他沿着古驿道,骑马来到一座大禅寺的山门口,抬头一看,山门上方写着斗大的“净湘禅寺”四个字。只因一路上走得渴了,他便跳下马背,将马拴在山门口的旗杆石上,想到寺院里去讨口水喝。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景,香火断绝,山门紧闭,走不进去,他只得沿着绎红色的寺院围墙朝西走去,想到边门去碰碰运气。不想此时,一股浓郁的酒酿香味从寺墙上方的花窗口迎面扑来。康王抬头一看,寺墙的琉璃脊上,赫然伸出一桠青枝,上面还结着一个紫红色的佳果,已被飞鸟啄去了一半,汁水滴得如在哭泣流泪一般。酒酿香味就是从这佳果上面发出来的。 “啊,这不是天下闻名的禾城檇李吗!”于是,康王打定主意,进寺以后,不讨茶要水,而专向禅寺法师要檇李吃,一则解暑,二则品奇。 正在这时,猛听寺院中发出嘎啦一声响,叉在寺墙脊上的一桠青枝随声往里倒下去了。康王抢步进了边门,只见一位法师手中握一把柴锯,将偌大一株檇李树锯倒在地上。 “啊,把这样好的珍奇果树锯倒了,岂不可惜!” “当今天子,把炎*开创的华夏古国江山都舍得割掉一半,我何苦来可惜这一棵树!” 康王被法师说得无言答对。 那位净湘法师,也不知来者是谁,竟对着康王骂赵构,继续说:“华夏江山,处处都有奇珍异宝,可那些做皇帝的人,只知道敛聚民膏,挥霍民财,全不顾富国强民之道,弄得今日战火遍地,国无宁日,岂不可惜?” 净湘法师议论一番,擦擦光头上的汗水,问道:“足下是谁?” 康王应道:“正是法师所责骂之人。” 净湘法师惊道:“原来是皇上,小僧死罪!” 康王虽然受了责骂,但因为他身在难中,再者法师所言句句都属实情,所以没有办法发脾气,只好说:“法师乃忧国忧民,句句出于肺腑,何罪之有?” 法师又问康王因何至此,康王便将一路逃难经过讲给他听。 净湘法师当即就在锯剩的树枝上,摘下了四枚檇李敬献给康王,并说:“今日得见皇上,亦即光复有望,小僧再不锯树了。这四枚檇李,聊表四方佛门弟子一番心意,愿皇上肩挑抗金复国重担,重整大宋江山!” 康王辞别净湘法师,上马向前。在马背上,他甜甜地吃起檇李来。吃檇李,无须张口牙咬,只要用指甲在李皮上挑开一个孔,放到唇边一吸,立刻便会琼浆玉露鲜甜盈口。他从净湘寺吃到竹田里(今新篁镇)中间的一爿石桥上时,已将四枚檇李吃光了,只有 一枚李子的皮和核还捏在手里。只因这檇李太好吃了,吃后还回味无穷。康王本想转去再讨几枚吃,但一想到那净湘法师是个厉害人,怕再受他责备,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正想得出神,无意中把手中已吮吸过的那枚檇李核塞入口中咀嚼起来,嚼着嚼着,又不想把核咬开了,连核仁也咽下喉咙去了。 传说,真正的净湘寺檇李从此再不生核仁了。康王吃进李仁的那爿石桥,就叫李仁桥,现称里仁桥。这一带地方,南宋皇朝时一直叫做李仁乡。 郁李仁 山梅子、小李仁、郁子、郁里仁、李仁肉。 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1.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本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作用类似火麻仁而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常与火麻仁、柏子仁、杏仁等润肠药同用,用于津枯肠燥便秘之证,如五仁丸(《世医得效方》)。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可与枳实、厚朴、陈皮等药配伍;若与朴硝、当归、生地*配伍,可治产后肠胃燥热,大便秘结,如郁李仁饮(《圣济总录》)。 2.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本品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可与桑白皮、赤小豆等利水消肿药同用,如郁李仁汤(《圣济总录》);若脚气肿痛者,可与木瓜、蚕沙等药配伍。 煎服,6~12g。 孕妇慎用。 转载自《讲故事学中药》 编辑人|孙玉萍庄雪峰 审核人|刘凤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二事业部新品速递疏郁肝友胶囊
- 下一篇文章: 秋冬养生必备,药食两用食材宝典大全,请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