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闽山学派

闽山学堂

师徒话痹证与虫类药物的运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

朱良春(~年),朱熹公第29世裔孙,字默安,号伦,江苏镇江人,后随其父迁于南通,享年98岁。年被授予首批“国医大师”称号。他践行先师章次公“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主张,以古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座右铭。

主要内容

痹证是临床常见疾病,相当于西医风湿病,其病致残率高,治疗见效甚缓慢。朱老从中医角度辨证论治,通过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痹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有了高度的经验性总结观点,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益肾蠲痹法治疗顽痹”的机制、方法及用药。

01

病因病机

朱老认为,风湿病相似于《金匮要略》之厉节病,如《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朱老认为痹症的发生往往是阳气先虚,体虚而外邪乘机而入,走窜经遂,气血壅滞,留于体内而发为痹证。肾为水火之藏,督统一身之阳气,阳气亏虚,则筋骨失于温煦,使筋挛骨弱,邪易袭留于此而发而为痹。故而本病根本在肾,系肾精不足和肾阳亏虚,标在络脉。

02

治痹三要素

1、主线首益

朱老明确将通与补,标与本统一起来,将治痹大法凝练成“益肾壮肾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即益肾壮肾,结合病机认为肾脏阴阳两虚为本,采取以一是温肾壮阳,二是滋阴补血之法,朱老临证中,非明显热痹表现,针对病情日久缠绵、寒虚象明显者尤为有效,益肾时不拘于血肉有情之品,草木类亦可广施。如熟地*、桑寄生、肉苁蓉、补骨脂等。

2、注重通法

朱老认为,痹证的病理为邪阻而闭,治疗方法无非围绕“通”字,此通主要在于疏通、通络和变通。益肾壮阳正气充沛以养气血为通,祛邪是为了邪去络通,而变通在于针对不同邪痹,其治法守方非一成不变,风寒湿痹,祛风、散寒、除湿。其痹必温而通之,针对热痹,也可适当佐用温药而通之。

二是虫类药物搜剔通络。以虫治痹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具有治痹疗效的药物有80种,其中虫类药29种,朱老基于久病入络一说,借虫蚁之类搜剔穿透,善用虫类药蠕动之力和啖血之性治疗顽固性痹证,方能使浊去凝开,气通血和,经行络畅。在辨证的基础上,善于配伍。如:风寒湿者以乌梢蛇、晚蚕沙配青风藤、鸡血藤;郁热以地龙配寒水石、知母;夹痰者以僵蚕配白芥子、胆南星;痛者以全蝎研末吞服配玄胡;免疫力低下以蜂房配仙灵脾、生*芪等之类。 朱老告诫:虫类药多辛燥之品,临证用药,需据证酌情配伍地*、石斛等养血滋阴之品,制其偏性,增强疗效。

3、辨证辨病相结合

从“证”与“病”的不同角度探索病源,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如果仅辨病不辨证,或在辨病的基础上分证型对号入座,就会形成辨证论治教条化,辨证是 的,辨病是相对的。

中医痹症范围广泛,包括了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炎、痛风等,在辨病方面如对类风关提倡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再而针对有具有骨质破坏而选用骨碎补、补骨脂等促进破坏骨质的修复。

师徒答疑

学生:老师,您于临床当中亦常诊治痹病患者,请问您在治疗痹症方面有何见解?

阮师:痹证是由于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气至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脉、肌肉、关节酸痛、麻木、关节肿大等不适,根据六看理论,可以分析朱老所居之地为江苏南通,结合地理气候分析,此地寒湿偏重,地方人受寒湿影响日久易阳虚,故朱老对于治疗痹症从”培补肾阳、从痰论治“为主,即使为热痹,亦可热药辅之的主张。较之南通而言,南方多湿热,生活于此之百姓本易湿热化燥,夏秋初冬时节,若非晄白质之禀赋者,多阳虚寒盛病机,切莫轻易以温药治之,轻则化燥变证,重则易亡血伤津。南方痹症治疗,对于热象明显者,宜遵热者寒之等正治之法,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绝大部分为湿热之象,炎症多为内火状态,即宜清热利湿,疏风解*为法,辨证选方可选宣痹汤、四妙散、四妙勇安汤、三痹汤之类。

验案举隅:

一诊(-01-06):患者,男,65岁,远程主诉双下肢疼痛,屈伸不能,行走无力感,腰膝酸痛,口苦干,大便黏滞,小便色*,舌红苔*黑稍干,脉诊不详。方予四妙散合独活寄生汤化裁:苍术6g*柏6g牛膝15g薏米20g寄生15g独活6g秦艽15g防风6g细辛3g杜仲15g肉桂3g白芍15g甘草3g。7剂,水煎煮,一日两次,餐后内服。

二诊(-01-14):服上方后症状改善,但双下肢仍感疼痛,活动欠佳,腰膝酸痛较前好转,舌淡红苔薄*,考虑湿热已去,予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g寄生15g杜仲15g牛膝15g秦艽15g防风10g细辛3g太子参15g甘草3g茯苓15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30g川芎10g当归6g千年健15g,续服七日,患者下肢活动如常。

按:《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医主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本案患者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流窜下肢,邪之所凑,壅塞经脉,结合大便黏滞,小便色*等症状均为湿热下注表现,发而为痹,故双下肢疼痛,屈伸不能。一诊时患者湿热下注明显,停于双膝则疼痛难耐,湿热日久易化燥,津不上承则口易干苦,加之患者年老,肾之阴阳本渐亏虚,湿热为重,机体无力抗邪,病机为本虚标实,法以清热祛湿为主,辅以补益肝肾,方予四妙散合独活寄生汤加减;二诊患者湿热已去大半,但余邪未尽,此时再清湿热恐化燥伤阴,考虑患者年老,肾虚为本,又以腰膝酸痛为主症,正如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故治以补肾柔肝、滋阴养血为主,辅以袪湿,故独活寄生汤加减,使正盛则邪自去,续服七剂后,患者已可正常行走。

学生:老师,痹症因邪入络而为病,针对不同邪气入络老师治疗大法亦不同,那针对邪气入不同经络而言,有什么区别吗?

阮师:六经辨证,在《伤寒论》中,亦提出六经身痛之理论辨证,痹症之身痛在某种程度上与之有相关性。如若痹症之风寒湿侵袭太阳经,多为风寒外束,寒邪凝滞经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故多表现一身尽痛;其无论风寒湿邪夹而为痹,入阳明多为热,可兼阳明一派热象;入少阳则寒热往来,入三阴则病渐入里。故而在治疗痹症的同时,首先应抓住本病的基本病机,再根据天、地、时、人等情况辨出主导病机,而因机立法选方用药。辨证用药时亦结合六经辨证,根据其不同经络部位走向,加入循经引经药物。

学生:在知晓如何对于痹症辨证论治后,关于朱老的虫类药物运用,老师您是怎样的理解呢?

阮师:多数医家认为,虫类药物大多峻猛,其性善走经络,具有搜风剔络、散结通阳、袪湿化痰之功效,非痰瘀胶结日久不用。但在临床中,虫类药不仅仅用于痹症,朱老将虫类药物治痹之说进行了延申,同学们应熟读经典,在临床运用中亦可向各位先辈学习,博采众方,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临床常用的虫类药物如地龙平喘解痉,全蝎袪风,僵蚕祛风化痰,蜈蚣息风镇痉,攻*散结,通络止痛,还可以治疗阳痿,乌梢蛇治疗皮肤病,土鳖虫活血通络,蝉衣轻清上焦之热,蛰虫、水蛭用于活血化瘀,穿山甲通乳、舒筋活络等作用。但需注意的一点,我们在临床用药时,不仅仅要考虑某药物的疗效,还应结合自然动物保护原则、价格经济从优原则,选择适合该病情的最适药物,方能体现为医之道。

虫类药物

学生:谢谢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当谨记于心!

闽山学派

文稿|*玲

编辑|黎丽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yfyl/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