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字阅读需要2分钟

今晚,央视《我有传家宝》栏目

介绍了咱南浔的一些传家宝

↓↓↓

桑基鱼塘、辑里湖丝等

9月23日,我国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宣传农业文化,央视《我有传家宝》推出了“丰收节”特别节目,为 中国农民丰收节献礼。

(视频请在WIFI状态下观看)

桑基鱼塘系统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的科学环保的农业生产系统,最早形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是“塘基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模式,形成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农业生态景观。这个系统不对外产生环境污染,对保护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典范。今年四月,“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正式接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颁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奖牌。

和孚镇*委书记谢建伟和荻港渔庄董事长徐敏利在介绍桑基鱼塘、桑叶系列食品美食

和孚镇荻港鱼庄的渔家乐表演队在表演庆丰收的打击乐器

水乡靠水。老南浔人说,南浔人靠的就是水。水能缫丝,丝能生钱……南浔的发展,便源自于丝。

“辑里湖丝因产于辑里村而得名,清朝时,它是制作皇帝龙袍的御用丝品,并在年的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奖。

据了解,清末年间,辑里湖丝曾是南浔接轨上海、走出国门的纽带和桥梁,凭借着丝业出口带动的贸易,南浔镇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也是在这个时期,富裕的南浔商人开始建造中西合璧的江南宅院,成为如今我区宝贵的人文历史财富。

非遗传承人徐永艳在展示缫丝传统技艺

还没看够?

往下拉,还有更多拍摄花絮哦~

编辑:姚佳监制:吴秋艳总监制:杨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yfyl/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