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县志中的自然地
气候物候 节气候 县境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中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 区划 山区温凉半湿润气候区包括阎家峪、文祖、垛庄3乡(镇),海拔高程在米以上。气候特点热量较小,雨量较多,土薄易旱。年均气温12.7℃,≥0℃积温<℃,年降雨量≥毫米。不少地区,气候凉爽、潮湿。"群山起伏,有云必雨",受地形影响,气流抬升,易产生降水。故春旱较少,夏季暴雨较多。春末夏初,常有局部冰雹为害。 丘陵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包括旭升、埠村、普集3乡(镇)及枣园、明水胶济铁路两侧的广大丘陵地区。热量雨量充足。年均气温12.9℃,≥0℃积温至O℃;年雨量毫米,雨量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干燥度为1.1至1.2。因土层薄、地势高、坡度大、持水少、径流大、蒸发快、失墒多,易旱。为境内重旱区。夏季暴雨较多,常发生雷击事故。 平原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包括绣惠、宁家埠、刁镇、龙山、*家、相公庄6个乡(镇)及枣园、明水镇公路以北广大平原灌区,热量适宜,雨量次之。年均气温13℃,≥0℃积温为0至0℃;年雨量至毫米,干燥度为1.2至1.3。全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浇面占80%以上,为粮、棉、蔬菜主产区。 涝洼温暖半湿润气候区包括*河、高官寨、辛寨、水寨4个乡(镇)。*河、小清河流经该地区。地势低洼,海拔在30米以下。昼夜、冬夏温差大。热量资源丰富,为全县各区所不及。≥0℃积温>O℃。但季节分配不均,夏季有余,秋季不足,年均气温13.1℃。年雨量在毫米以下,为全县雨量最少区。春季多风,流沙严重。因土层薄、吃水量小、排水性能差,易旱易涝。但该区为沙土或沙壤土,光热资源丰富,是花生高产的有利条件。沿*、沿清及广大沙荒区,宜大造防风林,以林固沙,改造农田,调节气候,提高粮食产量。 光照 历年平均日照为.6小时,年均日照率为60%。5月日照时数为.2小时,12月日照时数为.1小时。作物生长期的3至10月份,月均日照时数为小时;≥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80%;≥10℃期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62%。其季节分配是:冬季最少,历年平均小时,占全年的20.6%;春季最多,历年平均小时,占全年的28%;夏季,历年平均小时,占全年的27.3%;秋季,历年平均小时,占全年的24.1%。 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为12.8℃。高温年(年)平均为13.6℃,低温年(年)平均为11.7℃。年际变化为1.9℃。极端 气温为41.1℃(年6月21日),极端 气温-26.8℃(年12月8日)。7月最热,月均气温26.7℃;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3.6℃。年较差30.3℃。O℃的活动积温初终日2月28至12月3日。作物生长期≥1O℃的日数天,积温为.5℃。初霜最早为10月28日,终霜最晚为4月6日;≥15℃的日数为.8天,活动积温为.l℃,初终期5月1至10月7日。 雨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毫米,历年降水一般在至毫米之间。年最多,为.6毫米;年最少,仅.4毫米,年变差达.2毫米。年均降水量分布为:南部山区在毫米以上;中部丘陵在至毫米之间,北部平原仅至毫米。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夏季占全年的65%,其中7月最多,占全年的33%;冬季每月不足10毫米。 全年中≥0.1毫米的降水日数平均为78.6天。其中年最多,为天;年最少,仅63天。夏季平均35.6天,占全年的45.3%;≥25毫米的降水日数平均为6.7天。其中夏季平均为5.3天,占全年的79%;一日 降水量为.7毫米(年9月1日)。 季风 因受地势影响,反应不够明显。除5月以C(静风)及SSW(南南西)为最多风向外,其他月份以C(静风)及ESE(东南东)为主导风向。 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5%。 的年平均相对湿度73%; 的、年,平均相对湿度59%。年,相对湿度为68%。 霜期 历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19日。最早在10月2日(年),最晚在11月1日(年)见霜。平均终霜日期为4月9日。最早在3月12日(年),最晚在5月3日(年)断霜。平均无霜期为天,最长天,最短天。 四季特征 境内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一般3至5月为春,平均气温10到22℃;6至8月为夏,平均气温高于22℃;9至11月为秋,平均气温10至22℃;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平均气温低于10℃。从1月1日至12月31日,划分为72候,每候5天。 春季立春后,南方暖湿气团逐渐增强北上,盘踞境内的干冷气团逐渐减弱北移。在此形势下,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历年春季平均气温13.6℃,平均降雨量80.8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3%;蒸发量.3毫米,为同期降水量的8.8倍;平均大风日数8天,占全年的56.3%。土壤失墒快(历年10厘米的墒情为:3月,13.2%;4月,12.4%;5月,10%),加之作物播种、生长需求量大,故水分供需悬殊,形成"春季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一年一度的晚霜一般在4月上旬结束。 夏季境内处于暖湿气团的控制下,炎热多雨。历年夏季平均气温25.9℃。高于35℃的日数为平均13天,集中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40天中,占全年的58.5%。极端 气温41.1℃(年6月21日)。平均雨量.4毫米,占全年雨量的64.8%。最多的年达.9毫米,最少的年仅.8毫米。历年雨量以7月最多,平均.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2.8%。日降雨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几乎全部集中于7至8月,占暴雨日数的76.1%。因暴雨强度大、雨量多,常有山洪暴发,酿成水灾。而本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麦后汛前,又常出现短暂干旱。 秋季立秋后,副热带高气压逐渐减弱南移,北方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侵,境内处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影响下,气候温和凉爽,多连阴雨天气。秋季平均雨量为.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8.4%。气温平均为13.6℃,比夏季降低12.3℃。一年一度的早霜冻在本季出现,平均日期为10月19日。最早出现在10月2日(年),最晚为11月1日(年)。北方冷空气一般每隔四五天便南侵一次,常造成降水、降温,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的说法。明显的强冷空气 次出现在10月下旬(霜降), 气温可达0℃,有霜冻;第二次在11月中旬(立冬), 气温可达-5至-8℃,会结冰见雪;第三次在12月上旬(大雪), 气温降至-10℃以下,河流开始封冻。11月下旬,地面开始冻结。 冬季在蒙古冷高压控制下,气候干冷。季平均气温为-1.8℃,极端 温度为-26.8℃(年)。地面 冻结深度为49厘米, 积雪深度为23厘米,历年平均降水量仅19.4厘米,占全年3.2%。 气候谚语 (一)播种 闰月年,早种田。 早种一日,早收十日。 春争日,夏争时。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高梁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薯。 枣芽发,种棉花。 头伏萝卜二伏菜。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麦子不得九月节,就怕来年二月雪。 收花不收花,要看正月二十八(天好收棉花)。 三九开了坡(解冻),明年棉花絮猪窝(丰收)。 (二)栽培管理 春耕浅,秋耕深,地里出*金。 秋耕深一寸,顶上一遍粪。 麦收八、十、三场雨。 麦熟喜寒天,冷收麦子热收秋。 旱浇田,涝浇园。 夏至不耕田,年成对半减。 棉花锄十遍,转过身来一提篮。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瑞雪兆丰年。 (三)收获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花见花,四十八;豆见豆,九十六。 今年槐花明年麦。 芒种下雨顶场霜。 第二节物候 早在多年前,境内劳动人民为掌握季节天气变化规律,从事生产活动,便观察研究四季更迭过程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风、雨、雷、霜、雪始末)与动、植物生长发育特征(如树木花草发芽、开花、结果、落叶,候鸟的春来、秋往等)之间的关系,编成物候谚语,指导生活和生产,流传发展至今。 物候谚语 二月二,龙抬头(春雷响)。 二月清明花开败,三月清明花不开。 一百五,燕子来到济南府。 桃花开,杏花败。 冻了花,一股杈;冻了萼,没一个。 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掐谷吃。 七月十五见红枣,八月十五打罢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眺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八九七十二,犁牛遍地是;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披蓑衣。 水瓮穿裙山戴帽,燕子钻天蛇过道,大雨要来到。 雾多生虫。 棉怕八月连阴天。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立冬刨葱,不刨就空。 喜欢我的文章,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yfyl/5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点01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 下一篇文章: 电视台曝光了长期盖蚕丝被发生了惊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