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省农科院粤黔协作科技特
为深入贯彻落实粤黔协作,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贵州乡村振兴,6月21-24日,我院加工所肖阳研究员、王卫飞副研究员,植保所廖永林正高级农艺师,经信所刘翀助理研究员组成粤黔协作科技特派团队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开展科技特派服务。 从江县是全国首个百香果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近年来,从江将百香果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业覆盖15个乡镇(街道)个村。在洛香镇,科技特派团队到从江县定强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实地调研,该公司集优良种苗繁育、种植、贸易、农文旅开发为一体。通过座谈交流与现场指导,科技特派团队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加强基地建设,以高标准要求打造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加强标准建设,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制定百香果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三是开拓市场潜力,探索与大中城市直销档口合作,实现产销对接;四是资源综合利用,分级经营果品,除外观品相好的鲜卖外,对外观品相次的进行深加工以综合利用果浆、果皮等,提升果品综合价值。 现场指导百香果种植技术从江县已发展桑树种植余亩,参与种桑养蚕的农户近户,不仅解决了就业难题,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在贯洞镇,科技特派团队到贵州宏英实业有限公司调研,该企业生产高品位生丝、蚕丝被、羽绒服、床单被套等丝纺用品,还将缫丝鲜蛹销往外地,用于鲜食或食药用加工,而蚕沙则加工成有机肥料。科技特派团队与企业负责人围绕蚕桑品种、种养技术、丝绵加工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对企业借助从江县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区位交通优势,开展蚕蛹等蚕桑产品精深加工、发掘蚕桑文化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方面给出建议。 到企业缫丝车间调研在谷坪乡,高吊村是建在高岭上的苗族聚居村落,耕地面积少、农业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欠缺,农业产值有待提升。在蚕房和桑园,科技特派团队仔细查看蚕房布局、蚕具和消毒物资准备、桑树生长现状后,对新手蚕农们在幼虫期温湿度调节、遮阳通风、贮桑方式、饲养密度、消毒防病、上蔟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技术指导建议,并现场建立了蚕桑种养工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yfyl/16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假期去哪玩儿曹妃甸一农场走一波钓蟹观稻
- 下一篇文章: 描绘新时代鱼米之乡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