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幼那些事儿今天

探秘蚕宝宝

棠张素有蚕桑之乡之美名,有丰富的蚕桑资源。养蚕时节,曦曦小朋友带来的几只小蚕宝宝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结合本园蚕桑课题“依托蚕桑资源建构园本课程”和幼儿实际兴趣需要、年龄特点,经过中班年级组课程审议,初步构建了蚕宝宝课程的主题网络图,为后期课程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

于是一场关于“探秘蚕宝宝”的课程故事开始啦

SPRING

饲养篇

曦曦:小的蚕宝宝吃什么?大的桑叶它肯定吃不进嘴里吧?

甜甜:小桑叶,而且它很爱干净。

祥祥:树叶。毛毛虫都是树叶。

涵涵:只有吃肉才能长得很结实。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该如何喂养蚕宝宝。于是幼儿们商量着要设计一份关于蚕宝宝的调查表,了解更多蚕宝宝生活习性。

经过调查,原来,蚕宝宝吃桑叶呢。于是,每天早晨,都会有小朋友带来新鲜的桑叶。

蚕宝宝太小,需要吃小小的桑叶,孩子们开始剪桑叶、撕桑叶、喂小蚕,希望蚕宝宝快快长大。

每天中午吃完饭,小小的自然角挤满了人,每个孩子都想看看蚕宝宝长大了没。于是,大家决定分组认领蚕宝宝。

每天,都会有认领的小朋友来给蚕宝宝喂桑叶、打扫卫生哦……

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蚕宝宝充满了兴趣。有一天,悦悦说:“老师,我也想做一个蚕宝宝。”小天说:“老师,我也想做一只。”于是孩子们争抢着都说想要试一试,有的说想要画出来,有的说想用彩泥捏。就这样,美工区的活动陆续展开了……

日子慢慢过去,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孩子们对于蚕宝宝的讨论也在不断增多。

小姝说:蚕宝宝小时候的便便是很小的,长大后,便便也会变大。

你看它吃过的桑叶洞洞也会变大呢。

有一天吃完饭后,小朋友们都会看一看蚕宝宝长大了没有。翔翔说:“快看,这只蚕宝宝正往那边爬,准备要吃那里的叶子了。”这引起了几位小朋友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蚕宝宝的爬行动作。沐沐说:“我们也想尝试像蚕宝宝一样,爬一爬。”于是,一场关于蚕宝宝的爬行活动展开了……

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孩子们每天最快乐的时候大概就是吃完饭围着蚕宝宝观看的时候吧……

国庆节到了,要放8天假。

可是把蚕宝宝留在幼儿园谁来照顾她呢?

小贝跑来说:“我们都回家了,蚕宝宝该怎么办呢”?

我把它带回家继续喂养吧。

就这样,墨萱宝贝把蚕宝宝带回了家,终于有一天,她奶奶在群里发来好消息,说蚕宝宝结茧啦!

揭秘篇

蚕茧绘画

蚕宝宝终于结茧了。小朋友在围观的过程中,突发奇想,说:“老师,我能在这上面画画吗?我想它应该很有趣。”这个想法引起了很多小朋友的回应,他们找来植物角的蚕茧在美工区画了起来。

REC

了解蚕丝、蚕沙、蚕蛹的功效

小朋友在看蚕茧的过程中问:“老师,为什么那些农民伯伯要专门养蚕呢?”小田说:“因为可以挣钱。”丫丫说:“因为蚕宝宝很有用。”甜甜说:“因为蚕蛹营养丰富,非常好吃。”于是,关于一场为什么要养蚕的讨论活动开始了……原来蚕沙可以制作成蚕沙枕,还有其他医药功效等。蚕丝可以做出蚕丝被、丝巾、丝织品衣服,所以可以卖钱…

社会实践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所在地有缫丝厂、蚕桑文化馆、蚕桑基地等丰富的社区资源,深入到社区实践中,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亲近自然,在自然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基于幼儿对饲养蚕宝宝所获的初步经验以及幼儿对蚕丝、桑树等资源的好奇,我们深入到社区中,实地参观与体验……

站:参观蚕桑文化馆

小伟:你看,这有好多蚕!

小溪:哇,快看,结茧了!

第二站:夏湖桑果园

去蚕棚喽

采摘桑葚

SPRING

环创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环境创设离不开幼儿的参与。从饲养蚕宝宝到揭秘蚕砂、蚕丝, 走进社会,系列活动的开展中,幼儿的体、智、德、美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将幼儿的活动轨迹进行合理地布局与创设,发挥幼儿环境创设的主体性作用,做到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进一步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写在

大自然是活教材。大自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基于幼儿、基于环境的基础上去探索和发现。 的课程是基于幼儿的课程。

愿我们与孩子一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我们以后的故事注定会美不胜收。

--END-

棠张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棠张 效的互动平台

棠张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pw/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