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即中医用药,为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为《神农本草经》,全书共载药物种,按照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种,滋补功效强,无*或*性微弱,可延年益寿;中品种,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或无*,斟酌使用;下品种,专祛寒湿,破癥积,治病攻邪,多为有*,不可久服。除外常规的植物用药,还包括动物用药和矿物用药,植物用药占据大多数,下面就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中药用药来源做以简介。

药名:血余炭

用药来源:人发。收集人发,去杂质,碱水冲洗去油垢,晒干,焖煅成炭用。即人发制成的碳化物。

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适用证:出血证,小便不利。

药名:伏龙肝

用药来源:烧木材或者杂草的土灶内底部的焦*土块,又叫灶心土。

功效: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适用证:出血证,胃寒呕吐,脾虚久泻。

药名:五灵脂

用药来源:鼯鼠的干燥粪便。采收去杂质晒干,粪便粒凝结成块状者,称“灵脂块”,质佳;粪便粒松散成米粒状者,称“灵脂米”,质量较次。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适用证:瘀血滞痛证,瘀血阻滞出血证。

药名:土鳖虫

用药来源: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捉取雌虫,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适用证: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

药名:水蛭

用药来源: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夏秋季节捕捉洗净,沸水烫死,切断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效: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适用证: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

药名:海蛤壳

用药来源:文蛤和青蛤等的贝壳。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适用证:肺热,痰热咳嗽;瘿瘤,痰核。

药名:熊胆

用药来源:棕熊、黑熊的干燥胆汁。

功效:清热解*,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适用证:热极生风,惊痫抽搐;热*疮痈。目赤翳障。

药名:蚕沙

用药来源:蚕幼虫的粪便。

功效:祛风湿,和胃化湿。

适用证:风湿痹症,吐泻转筋,风疹湿疹。

药名:鸡内金

用药来源:鸡的沙囊内壁。

功效: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适用证:饮食积滞,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遗尿;砂石淋证、胆结石。

药名:海浮石

用药来源: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石块。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适用证:痰热咳喘;瘰疬、瘿瘤;血淋、石淋。

药名:生铁落

用药来源:生铁煅至红赤,外层氧化时被锤落的铁屑。

功效:平肝镇惊。

适用证:癫狂;易惊善怒,失眠;疮疡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pw/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