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鱼鱼菜稻蛙原来农业还能这样组
大家小时候养过蚕宝宝吗? 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农业活动的重要组成 机智的古代劳动人民 将养鱼和养蚕结合起来 打造出一个 “一地多用”“零污染”的 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桑基鱼塘 洼地变鱼塘 ” 顾名思义,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和池塘养鱼结合的种养模式,在人工的调控下,蚕桑业和养殖业相辅相成,形成水陆互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长三角地区一些土地地势低、排水不畅,不利于种稻。将这些洼地深挖成池塘,挖出的淤泥运到四周上堆高作为肥料,塘基种上桑树,桑叶喂蚕,塘中养鱼,蚕的排泄物蚕沙喂鱼,循环利用系统中多余的营养物质和废弃物。 桑基鱼塘将无法种稻的洼地发挥到极致,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多重经济效益。 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仍然保留有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是我国桑基鱼塘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可以算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活化石”了。 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 ” “活化石”当然不止一块,中国人的种地天赋也不止于此。几千年来,中国人发展出许多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 吃过稻花鱼吗?稻花鱼和水稻形成的共生系统,即稻鱼共生系统,就是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同样被列入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花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由鲤科鱼类演化而来,自古便养在稻田中,俗称“田鱼”。稻田为鱼提供生活环境和饲料,鱼在田中穿梭吃稻花、虫子(稻飞虱等)和草(禾本科杂草),不撒农药就能除虫除草,鱼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一举多得。 如今,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由最初的稻鱼共生拓展到更多元的共生模式,你不仅能吃到稻花鱼,还有稻鳖、稻虾、稻蟹可供挑选。位于松江区的上海鑫惠稻米专业合作社,就采用了稻蛙共生的种养模式,在稻田里养黑斑蛙,无化肥、无农药的稻蛙米广受消费者欢迎。 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系统等生态循环农业,将系统中的废弃物资源化,种养殖全程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既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使种养殖的品质更为突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谁不爱呢? 上海涉农区不少合作社 都在尝试生态循环农业 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 满足大家对绿色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数字化种养基地 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的粪便给蔬菜提供“营养”,水经过蔬菜净化后用来养鱼,实现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数字农业鱼菜共生基地,在鱼菜系统中装上检测装置,实时监控大棚内空气温度、水溶氧量、ph值等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云平台,精准把控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保证产量。 兔粪尿也能变废为宝 上海腾达兔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兔粪尿处理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兔粪混合粉碎二次发酵后可养殖蚯蚓,再用蚯蚓产生的蚯蚓粪作为有机肥料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利用水稻茬口间隙,种植兔子、羊爱吃的苜蓿草和黑麦草,实施“草—兔—蚯蚓—稻”循环生产模式。 目前 上海已有30家生产主体 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 ta们在“生态农业”方面 都有自己的“狠活” 来了解一下吧 上海15家生产主体获评全国首批“生态农场”称号 上海15家主体获评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 资料:新华社、上海松江、绿色青浦、上海奉贤等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pw/11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蚕丝用途太大了蚕茧可治病还是食疗美味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