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观赏价值和繁殖速度,固然取决于该品和的花品和特性,而养护管理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以下分别讲述:场地、光照、温度、湿度、浇水、施肥、通风、植保、惜叶。

一、场地

培置兰花的场地,是兰花的安身立命之所。场地又与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小气候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长期地、直接地影响着兰花的生长发育。无论是规模宏大的兰圃,还是面积较小的兰园,或是家庭养兰的处所,都应注意下述问题:

1.位置

培植兰花的场地应远离污染源。兰花对 化硫和 氢等有害气体的抗性很弱,相当敏感;粉尘和烟尘等有害物质对兰花也甚为不利。

培植兰花的场地应该尽可能宽敞一些,不要过分窄小、拥挤,不要被四周高大的建筑物所包围。地势应高朗,不宜低洼。

2.方向

东宜空旷,以引晨光;南北开阔,以纳凉风;西南临竹、树,以遮挡骄阳和寒风。兰盆不宜挨近粉壁,因为白色的墙壁能反射强烈的日光及辐射热,无异于火炉烘烤,对兰花不利。

3.植被

培植兰花的场地,应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其上部树冠可遮挡夏日的强光、严冬的霜雪;其下部树干能穿透早晚的斜晖、四时的清风。

4.地面

兰花培植场地的地面,可以采取泥地、铺草、铺砖、铺石板或其他形式。铺草、铺砖、铺石板可增进美观,还能防止雨水溅起泥浆污染兰盆和兰叶,铺草和铺砖特别有利于提高空气湿度。

场地 不要处理成三合土或水泥地面,因为那样费钱而持水性能又差,不利于提高空气湿度,且与兰花的风格不协调。

5.花台

可用砖、石砌成,也可翻转空的花盆作为垫底,上放兰盆。

兰盆放置的高度:一般说来,兰盆的盆底应离地20~40厘米。低放的好处是可以“扯地气”。“地气”者,地面蒸发的水蒸气也。近地面的空气湿度大,夜晚易于在兰叶上凝结露水。如果是泥土地面,兰盆太低则易遭溅泥污染。

6.道路

兰花培植场地的道路要方便管理和观赏。主道宽度1~2米,支道1米左右。每一小区的兰盆间还应留出过道,以便于养护管理。路面可铺草、砖、石板或卵石。道路的走向不要全部通真,应有迁画曲折。

7.围墙

围端高耸,固然安全,但不利于通风,且给不闭塞、压抑的感觉。 采用通风的“花墙”,且不要过高。竹篱简朴,通风良好,造价又低,农家乐于采用。

8.风格

兰花的培植场地,既是生产基地,也可供人参观,所以从花台、地面到道路、围墙及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除了要考虑有利于兰花生长发育及养护管理以外,还应注意经济、美观,风格协调,给人以宁静、幽雅、质朴和自然的感觉,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

二、光照

1.兰花对光照的要求

兰花的多数种类长期生长于山林之中,养成了耐阴的习性,特别惧怕强光直射,因此人工栽培兰花时必须创造“半阴半阳”的条件。

2.光照的调节

光照对兰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即光谱成分(光的波长)、光的照度(光线的强弱)和光照长度(照射的时间)。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光照与原产地有所差别,也就有必要根据兰花生长发育的需要来增强或减弱光照。在一般裁培条件下,主要是调节荫蔽度和光照长度。荫蔽度是指荫蔽的程度,即遮去当时自然光照所占的百分比。

三、温度

1.兰花对温度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因而我国的兰花一般都出产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年平均气温高,无霜期长。出产兰花的山区,其植被多为温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夏季比较凉爽,冬季也不太寒冷。四川有的产兰山区冬季降雪,兰花植株全为积雪掩盖,其地温不低于4℃。积实际上起着保护兰花越冬的作用。因此,人工培植兰花,也就要满足兰花冬暖夏凉的要求。我国北方栽培兰花比较困难,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甚为重要。

2.温度的调节

兰花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长,因此必须进行调节。

(1)调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冬季防寒冬季的温度若低于0℃,易使兰花的叶片和花蕾遭受冻害,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浸状的黑斑。冻害还会降低兰花机体的抵抗能力,使其易遭病害,所以冬季应防寒保暖,特别要防备急剧的降温和特大霜冻。

②夏季防暑夏季温度若是过高,兰花遭受暑热,叶片则会发*,黯淡无光。

③改变开花期温度对开花期有着明显的影响。

(2)调节的手段

①温室北方养兰,冬季必须移进温室,室温宜保持在4~8℃。南方无此必要。若需催花,其温度可控制在10~18℃,应由低渐高升温。

②植被兰花培植场地栽植乔木、亚乔木、灌木和藤蔓,敷设草坪和青苔,夏季可以阻挡和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冬季又可减少地面和空气中热能的散失,造成一个冬暖夏凉的小气候环境。

③遮盖当然,上面所讲的植被也是一种遮盖,除此以外,还可以用草席、竹笆和树皮等物搭棚遮盖。亦可搬至室内或檐下,这些措施都能够收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若用透明塑料薄膜遮盖,冬季既可保温,又能透光,还有助于提高空气湿度。缺点是通风不良。

④洒水夏季在空中、地面、树上、花台及兰叶上喷洒清水,水分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热能,因而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同理,扩大水面亦有此效,如增添水盘、水槽、水沟、水缸和水池等,

⑤通风夏季注意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和散热,亦可避免热气郁积。与此对应,冬季遮风则可保暖。

四、湿度

当我们谈论兰花要求的湿度时,应该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盆土温度,二是空气湿度。

1.盆土湿度

(1)兰花多生长在山脊两侧、山坡或岩岸,排水良好,无积湿之患。正是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所以兰花根、茎的构造适合于贮蓄、保存水分和养分,故栽培时切感盆土过湿。

(2)调节调节盆土的湿度,也就是增加或减少含水量。在其过湿时,可以通过加强通风、增加光照和遮挡雨水等措施来解决;在其过于时,则靠天落雨水和人工浇灌来解决。

2.空气湿度

(1)要求兰花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兰无须根,更没有根毛,其吸收水分的面积较小,而兰叶丛生,蒸腾水分的叶面积较大。潮湿的空气有利于维持水分吸收与蒸腾的平衡。生长兰花的山地,雨量充沛,竹木繁生,空气湿润。因此,栽培兰花,也就应该创造这样的生态环境。

五、浇水

浇水是调节湿度的主要手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水量、水质、水温、浇水的时间和浇水的方法。上一节已着重介绍了如何恰当地掌握水量,以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和盆土湿度,其余问题留在本节解决。

1.水质

养兰之水宣洁净。水的酸碱度以中性为好,不要用含盐或碱的水。

2.水温

盆土温度直接影响兰根的吸水功能,因此浇灌水的温度要与空气温度、盆土温度相接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花盆和盆土被阳光晒热后突然浇以冷水,二者温差太大,就会妨碍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破坏生理平衡。故夏季午间不宜浇水,而早晨和傍晚的水温与盆土温度接近,所以浇水要在这些时候进行。

3.浇水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水,喷水和浸水。

六、施肥

艺兰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兰花叶茂花繁。多数人热望通过施肥

“立竿见影”,往往因爱之过胜而操之过急,不问肥料的种类和浓度,也不管施肥的时间和方法,只顾一个劲儿地喂牛奶,鸡蛋清、洗肉水,其效果每每令人失望;也有人认为兰花不需要施肥,单喝清水即能长好,因此一味清养;还有的以为凡素心兰皆不喜肥,更须“终生吃素”,由此看来,兰花施肥问题,确实值得很好地探讨。

兰根为肉质根,没有须根。兰菌侵入根内,与之共生:兰吸收外部的养分,供给兰花机体,并从根细胞里摄取营养物质以生存。配制适宜的培养土并合理施肥,就是为了供给兰菌充足的养分,维持平衡,从而促使兰花生长健茂。这样为,兰花并不是单靠白水清风即能维持其翩翩风度的“逸土”。同其他花卉一样,它也是需要各种肥料的。不过,兰花确实不宜施用重肥。所以,关键在于科学地、合理地施肥。

1.肥料的种类

(1)按肥料的有效成分来分:主要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2)按肥料的性质来分

①有机质肥料如堆肥、绿肥、既肥和饼肥等,能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改

②无机质肥料主要是化肥。

(3)按肥料的用法来分

①基肥即配制培养土时或栽植时加入的肥料,如前面介绍培养土和栽植时提到的腐叶土、青草堆肥、茗糠土、木炭土、杨柳粪、瓦沟泥、茅草堆肥等,既是栽培兰花的基质,又是基肥。此外,还有猪粪、牛粪、羊粪、蚕粪(蚕沙)、骨渣、骨粉、毛发、皮屑、豆饼、油菜籽饼及草木灰等,都可以作为基肥添加到培养土中去或置于兰盆底部。慎用鸡粪和入粪尿。

②追肥即兰花栽植以后,在其生长季节追肥的肥料。北方养兰常用马掌、酱渣水。

2.施肥的原则

(1)以有机肥为主,少用化肥有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使之疏松,利于兰花生长;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

(2)薄肥勤施即浓度要低,次数可多,正所谓“少吃多餐”。

3.施肥的时间

(1)根据季节施肥春季和夏季兰花生长迅速、旺盛,可以多施肥,从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每隔7~l5天施追肥液一次;秋季兰花生长缓慢,应该少施;冬季兰花处于休眠状态,不必施肥。

(2)根据物候期施肥叶芽出土前后和伸长期多施氮肥;展叶期加施钾肥;花芽出土前后和伸长期加施磷肥;开花期免施;开花后补施;夏季不宜施之过勤,过勤则催发秋芽,日后长成的植株短而弱,次年春芽会因此而受到抑制,实在是得不偿失。

(3)根据天气施肥夏季宜在傍晚或早晨施肥,午间不宜施肥,因盆土温度较高,肥料容易伤根。

(4)根据长势施肥叶色变淡、发*,植株柔弱,往往是缺肥所致,应及时追肥。不过日照太强也能使兰叶发*,应注意区别。

4.几种主要肥料

(1)堆肥用树叶、青草、稻草、麦草以及翻盖草房拆下的朽草等物,泼上猪粪水或清水,再覆盖泥土、经堆积、腐熟并筛细,即可使用。

(2)疑肥猪、牛等牲畜的粪尿,可以用来配制培养土而成为基肥。

(3)饼肥油菜籽饼(麻枯)、豆饼之类的饼肥中,氮、磷、钾的含量较高,常碾成粉末,腐熟后拌入培养土中作基肥,但用量不宜多。

(4)苔糠紫云英晒干后碾成的猪饲料称为“茗糠”,是培养兰花的好肥料。茗糠或新鲜的茗菜都可以用来堆制培养土,叫做“茗糠土”。

(5)草汁夏季野草茂盛,用以浸泡成草汁,是一种含氮多的追肥,来源广泛而又经济实惠。但要注意趁青草未结种子时割取浸泡。

(6)骨类家畜、家禽或龟类的骨渣、骨粉是一种长效肥料,含磷丰富,亦能使土壤疏松。

(7)草木灰肥效较高,含钾丰富,磷和钙也不少。

七、通风

若要兰花生长发育良好,必须保障通风良好,空气流通。

1.通风的重要性

(1)促进新陈代谢通风良好,就能保证有充足的新鲜空气,供给兰花进行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营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化碳,促进其新陈代谢。

(2)促使兰叶健壮兰出深山,山地多风,兰叶常在山风的吹拂中摇摆飘忽。兰叶刚健而不僵硬,柔韧而不软弱,与自身的特殊构造有关。兰叶的下皮组织分化为纤维束。纤维束由叶的基部分布到达叶尖。叶脉均匀分布于叶肉之中,粗大的叶脉内外排列,维管束鞘分化成纤维。叶基对生互抱,叫面内凹旱深浅不等的“V”字形。兰叶的此种构造是长期适应山地环境的结果。

(3)减少病虫害通风不良,介壳虫极易大量繁殖,白绢病和褐斑病也多有发生。空气流通,病虫害相应减少。

2.通风的要点

(1)以兰花培植场地的位置而论,河边、坡地、阳台等处养兰的通风条件好,小院、墙下、室内等处养兰的通风条件差。后者应设法补救。

(2)盆间通风兰盆的安置,宜稀不官密,兰盆之间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叶片互不摩擦纷扰为度。若场地狭窄,可将花台做成阶梯形,既利于通风,又便于管理和观赏。

(3)盆内通风每盆栽植的植株数量不宜过多。

以上三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都是为了使兰叶能经常接触到流动的、新鲜的空气。

八、植保

野生的兰花,虽然无人照料,却安然无恙;而栽培的兰花,纵使百般疼爱,仍难免病虫缠身。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抵抗力的减弱和周围环境的传染所致。

1.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无论病害或虫害,每每造成花残叶伤、斑痕累累,在很大的程度上损害了兰花的观赏价值,不符合欣赏、展出和外贸出口的要求。更有甚者,整株整盆死亡,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2.防治病虫害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治早,治小,治了”,这些原则对于兰花特别适用。这是因为:兰花的每个假鳞茎只发一次叶,残缺不能复原。

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在场地、光照、温度、湿度、浇水、施肥和通风等方面处处留意,使兰花生长键壮,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进行植物的检疫,在引进兰花新品种时,严防外国或外地的病虫传入。

(3)要预先防治兰花培植场地的遮荫植物上的病虫害,这样就消除了病虫的来源之-一。

(4)掌握病虫害繁殖、生长和危害的规律;加强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对受害的兰盆,及时隔离和治理,以免扩大蔓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pw/1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