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桑叶

众人都知桑叶是蚕宝宝 吃的食物。

其实,

桑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药食同源的中药。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苦,归肝、肺经。

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利水消肿、止咳化痰、除脚气,可内服亦可外用。

02

桑葚

桑树开花结的果实,

又叫桑椹、桑椹子、桑果、乌椹等,

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铁、磷、硒、蛋白质、钙、脂肪酸、 酸、矿物质、白藜芦醇、花青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成熟的桑葚汁水饱满,酸甜可口,

人们常将桑葚当做一种春夏季水果来吃。

其实桑葚也是药食同源的,

中医常用桑葚入药治病。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补血滋阴、生津润燥、补肝益肾、明目安神、延缓衰老、乌发固发、美容养颜、防止血管硬化、健脾胃助消化、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力。

03

桑枝

桑树的枝叶。

年,

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医学家郑卓人老先生曾用桑枝酒,

3个月治愈郭沫若的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索问题。

性味归经

性平,味微苦,归肝经。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本草撮要》:人手、足太阴经。

功效与作用

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祛风通络

04

桑白皮

桑树除去栓皮后的干燥根皮,

又称桑根白皮、桑根皮。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辛,归肺、脾经。

《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功效与作用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活血散瘀、化痰止咳、止血、通便、消食。

05

桑根

桑树的根。

性味归经

性寒,味微苦,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定惊、祛风通络。

06

桑柴灰

桑树的茎枝烧成的灰。

性味归经

性寒,味辛。

功效与作用

利水、止血、蚀恶肉。

07

桑瘿

老桑树上的结节。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肝、胃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温、止痛消肿。

08

桑寄生

寄生在桑树上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平,归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益气、祛风湿、安胎元、降血压。

09

桑螵蛸

桑树上的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

性味归经

味咸、甘,性平,归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是一味常见的固精缩尿和补肾助阳中药,临床常用来治遗精、遗尿、小便白浊、尿频、赤白带下、阳痿、早泄、女性血闭腰痛以及中耳炎等症状。

10

桑*

长在桑树上的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寒,归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利五脏、排*、活血止血、化饮止泻。

11

白僵蚕

以桑叶为主食的家蚕蛾的幼虫,

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性味归经

味辛、咸,性平,归肝、肺、胃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利咽。

12

蚕沙

以桑叶为主食的家蚕蛾幼虫,

夏季二眠至三眠时排出的粪便。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

13

蚕茧

以桑叶为主食的家蚕,

除去茧蛹的茧。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经。

功效与作用

止血、止渴、解*疗疮。

14

桑霜

桑柴灰汁经过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

性味

味甘,性凉。

功效与作用

解*消肿、散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ls/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