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丽水有好消息7个入口寻根浙江
农业部日前公布了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仙居杨梅栽培系统、云和梯田农业系统榜上有名,至此,浙江总共有7处入选,总数量居全国各省(市、区) 。今天跟小布一起看看浙江那些大名鼎鼎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的农业文化典范,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仙居杨梅栽培系统
▲仙居杨梅种植系统,是以传统杨梅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加工工艺和杨梅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系统。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几百年杨梅史的丰富积淀,铸就了仙居杨梅深厚的文化内涵;从经济角度看,杨梅生态基地是仙居重要的经济林和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经济和农业产业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从植物生态角度看,杨梅生态基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和梯田农业系统 ▲云和梯田农业系统所形成的“森林、竹林、村庄、梯田、水流”山地农业体系,充分利用了森林和竹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形成了梯田水土的保持功能、水利灌溉的循环系统和农耕农事的稻鸭、稻鱼共生系统。 ▲云和梯田农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农事民俗和农耕文化上。农事民俗方面,有祭社殿,撒谷子,开秧门等;在农耕文化方面,有炼火、开山号子、山歌对唱等等,主要表现在畲乡风情民俗文化、银矿文化和女神文化上。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这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养模式: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 ▲悠久的田鱼养殖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 ▲绍兴先民利用陡坡山地,构筑梯田,种植香榧树。香榧林下间作茶叶、杂粮、蔬菜等作物,“香榧树—梯田—林下作物”的复合经营体系,构成了独特的水土保持和高效产出的陡坡山地利用系统。 ▲香榧四季常绿、形态优美,一棵棵古香榧树,与古村落、小溪、山峦等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 ▲杭州龙井茶文化系统是以龙井茶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杭州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的茗茶中独具一格。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桑基鱼塘系统是一种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整个生态系统中,鱼塘肥厚的淤泥挖运到四周塘基上作为桑树肥料,由于塘基有一定的坡度,桑地土壤中多余的营养元素随着雨水冲刷又源源流入鱼塘,养蚕过程中的蚕蛹和蚕沙作为鱼饲料和肥料,生态系统中的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周而复始地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没有给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形成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 庆元香菇文化系统 ▲千百年来,庆元菇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从事香菇生产延续至今,形成了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下产业发展、香菇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香菇文化和地方民俗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与此同时,庆元菇民世代在深山老林中劳作,创造形成了包括菇山语言“山寮白”、地方剧“二都戏”、香菇武功等绚丽多姿的香菇文化。 END 编辑:张正华 责编:李洲媚 浙江发布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ls/2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豆类养生效果堪比吃肉
- 下一篇文章: 春季吃肉不如吃3种豆,清肠健脑还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