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建忠率队前往唐山市调研,并与唐山市达成了在曹妃甸区蚕沙口召开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三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共识。

▲俞建忠与唐山市就主承办协会代表大会签约

协会代表大会何以选在这里举办?原来,在唐山,蚕沙口也因妈祖文化,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尤其是当地的庙会在历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蚕沙口传统妈祖庙会

蚕沙口是位于河北唐山原滦南县城南约25公里的一个小渔村,渤海岸边与海上丝路活动关系密切,现隶属唐山巿曹妃甸区柳赞镇。这里的天妃宫,建筑是沿海少见的古建筑群,殿堂巍峨,蔚为壮观,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也丰富多彩。

▲蚕沙口天妃宫古建筑群

清代 诗人史璇记载:年年三月赛天妃,晒网新从海上归。阿姑招香郎酹酒,风波无恙水田肥。张灿的《蚕沙口诗》赞颂:古刹创何年,周垣弥窈窕。法相自庄严,金碧光皎皎。珊宇翠琉璃,鳌梁历劫拗……

蚕沙口是一个小渔村,世代以海上渔猎为生,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古时是海运避风之地和海河转运的好地方,为江南商船往河北、入京畿必经之地。走进老街,历史上渔家生活的景象依稀可见,特别是“门档”,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门庭”的重视。街里很多人可能对蚕沙口的发展情况不甚明白,可一提妈祖天妃宫,都能对答如流。

蚕沙口天妃宫旁,有两块刻碑,分别为《重修蚕沙口天妃宫碑记》和《重修蚕沙口对联碑记》,记载了蚕沙口天妃宫的一些情况,大意如下:

蚕沙口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当初称“神女祠”,为纪念神女林默娘而建。林默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年)三月廿三日。聪明勇敢过人,能乘席渡海救难,被敬称为“龙女”“神女”。福建商贾*万金行船遇难,经神女救而不死,在蚕沙口修神女祠。相传以鱼骨作梁,故称为“鱼骨庙”……至明永乐二年(公元年),蚕沙口鱼骨庙重修为“天妃宫”……

▲蚕沙口天妃宫大殿

蚕沙口天妃宫也称“妈祖庙”,有大殿、庑房、戏楼、妈祖石雕像、大牌坊等建筑群。大殿单进、五开间,气势磅礴,殿内安奉三尊妈祖娘娘圣像,还有“千里眼”“顺风耳”等配神。蚕沙口天妃宫因供奉三位妈祖娘娘圣像,也称“三娘娘庙”。历史上,每年定于农历三月廿三日举行庙会,吸引大量周边人群,趋之若鹜,盛况空前。如今,每当庙会期间,来自各地的人们总要不远千山万水,汇聚一堂隆重庆贺一番。历史上留下文人墨客描写滦南妈祖庙会的篇章不少。

▲供奉的三位妈祖娘娘圣像

据了解,数百年来,蚕沙口天妃宫曾经度过风风雨雨,几经兴衰。近年来,当地群众心怀感恩妈祖之心,自愿捐款,且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经过重修后的蚕沙口天妃宫保持了原有风格,更加雄伟壮观。

从走访中可以体会到妈祖文化已深深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当中。一进村中,提到妈祖,村民 反应就是妈祖惠福祉,妈祖庙会热闹。在村头可以看到的“妈祖饭店”,虽然只是一个大排档式的小店,却有地道的当地风味小吃。在“妈祖饭店”中,遇到几位当地老渔民。他们都年过七十,却个个身体硬朗。其中朱先生今年74岁,是位打鱼的好把式。咨询了当地的民俗事项,如:庙会参与活动的人员结构、内容、时间、影响等,对方对答如流,了如指掌。再问及:造船及新船下水,是否“拜妈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在天妃宫,主人递给的“妈祖”矿泉水;在海边看到标有“天妃”号的渔船靠在码头。晚餐时,主人拿出“妈祖酒”,祝福平安如意。可见妈祖文化己深度融入在当地百姓的生活中。

唐山,因为蚕沙口而更加闻名;蚕沙口,因妈祖文化的入驻,使用其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注入了独特的元素,终赋予了独特文化风貌。这里往西有北京及郊区妈祖文化场所,往北有葫芦岛、山海关再延有锦州、沈阳、大连、营口、丹东等妈祖文化场所,往南有天津、沧州等妈祖文化场所,往东直接过渤海通往海外,可以说是北方妈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大型妈祖文化活动在唐山举行,将赋予其特殊意义。(作者周金琰,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

-THEEND-

责任编辑/好哥

投稿电话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哪个厂家生产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xgls/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