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期

也是春耕农忙时节

在广东高校有一群人

深入田间地头

为农户提供“零距离”服务

助力防疫、春耕“两不误”

为了节省时间

75岁院士在田头吃起了盒饭

为了方便农户“宅家”学技能

专家们开启了“线上学堂”

……

华南农业大学13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结合相关产业生产特点,积极做好防疫期间春耕生产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发布各产业生产建议书,为全省疫情下的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咨询和生产指导,充分发挥其智力、科技支撑和科技平台作用,为全省打赢“抗疫情、促生产、保供应”攻坚战持续提供科技支撑和华农方案。

罗锡文院士带队赴廉江指导水稻精量穴直播工作

3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农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率王在满副研究员、杨文武博士和张明华博士驱车几百公里到广东廉江指导水稻精量穴直播工作。在直播现场,罗院士指导农户整地、选种、确定穴距和穴粒数,还对播后的水肥管理和螺害防治进行了具体指导。为节省时间,罗院士提出就在田头吃个盒饭就行了。在他看来,现在正是春耕春播关键时期,自己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应该多到田间地头去,了解农民的需要,尽力解决农民的困难。前不久他了解到今年廉江水稻直播面积大幅增加却缺少直播机械后,立即将实验室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调运到廉江,并派实验室的老师和工人去现场实地指导。廉江市副市长崔*和市农机局有关人员也来到直播现场,雷州和遂溪的农机专业社种植大户闻讯也来直播现场学习,并与罗院士进行了交流。华南农业大学李俊良老师参加了有关讨论。

深入一线全力服务春耕生产

疫情当下,春耕在即。各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迅速整合力量,主动与农民对接,了解当前生产情况及困难需求,深入一线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累计派出专家及团队骨干近百人,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及生产需要整理编印了科技指导资料,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华南农业大学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于2月初迅速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省菜桑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建议》,及时编印省主推品种“两广二号”、“粤蚕6号”饲养技术和省主推技术“蚕沙消*堆肥一体化技术”等科技指导资料供广东蚕区生产企业和蚕农朋友们参考,同时团队成员到一线积极指导、带领镇南村农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适时完成春耕春播,指导多个农户进行桑园管理和蚕房、环境消*,桑园改造0余亩。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深入全省30多个猪场开展春季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免费发放《春季生猪养殖生产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余册,服务猪场规模超过万头。污染治理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于3月5日前往江门台山市示范点进行实地调研及春耕指导,创新团队根据当地污染实际情况,结合农业农村部《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名录(年版)》中的技术,以水稻达标生产为目标,提出若干种适合当地大田规模种植的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安全利用措施,并为当地农户现场指导土壤调理剂施用等多项技术,通过建设试验、示范区来试验技术、探索模式、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达到“出模式、出经验、出效果”的目的,为示范带动全省各地区全面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在海珠区南洲街沥滘村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

线上“零距离”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云端”指导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人员走动受到限制,但科技服务活动并未中止。为打通“农业科技服务 一公里”,华南农业大学各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实施“互联网+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机制,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sltx/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