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琴,顾国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本文从蚕桑生产、区域变化、丝绸贸易等方面总结了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特点,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策建议。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第二年。我国发挥制度优势,科学应对与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礼有节应对中美经贸战,在“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碳”目标等背景下持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全国蚕桑生产稳中有升,茧丝价格大幅回升,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同步推进,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1年蚕桑产业发展特点

1.1蚕桑生产稳中有升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发种量同比减少4.14%,桑蚕茧产量同比减少4.1%,柞蚕茧产量同比减少2.1%。年,虽然全国桑园面积79.67万hm2,比上年减少1.87万hm2,减幅2.26%,但是蚕桑生产稳中有升,发种量万张,比上年增加46万张,增幅2.74%;桑蚕茧产量71.72万t,比上年

增加2.76万t,增幅4%;柞蚕放养面积72.67万hm2,同比增加0.58%;柞蚕茧产量9.51万t,同比增加13.18%,其中辽宁5.25万t,占比55.21%。

1.2生产区域继续向西转移

年我国蚕桑生产继续向西部地区转移和集中,转移速度在连续3年减缓后又呈加快态势。东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海南5省)的蚕茧产量占比由年15.87%下降到年的14.43%,再下降至年的12.64%;而西部(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贵州、甘肃、新疆8省区市)的蚕茧产量占比由年的78.17%上升到年的79.14%,再上升至年的80.89%。年多数省份实现了增产,其中浙江省依靠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增产10.16%,一举扭转了连续13年的衰退局面;排名前3位的广西、四川、云南的蚕茧产量分别为40.74万t、8.6万t和5.7万t,分别增产8.21%、3.61%和1.79%,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56.8%、11.99%和7.95%。

1.3蚕种供求缺口扩大

年春季蚕种生产量同比减少3.04%,发种量同比增加3.15%;夏秋季蚕种生产量和发种量同比增加2.26%和2.49%。全年蚕种生产量万张,比上年减少4万张;发种量万张,比上年增加46万张。广西蚕种产销缺口万张,超过全国蚕种产销缺口万张,一方面说明广西是全国 的蚕种输入省,另一方面说明市场化和民营化趋势下一些蚕种场生产和销售的蚕种没有纳入统计;考虑到我国蚕种出口增加,也可能一些省份的发种量数据存在高报问题。年,广西、山东、云南、四川4省区的蚕种产量均超过万张,合计占全国蚕种总产量的81%,我国蚕种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1.4茧丝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和需求的冲击得到有效控制,年下半年开始丝价逐步回升,年4A级生丝价格从年初的33万元/t波动上涨至年底的45万元/t。丝价持续上涨带动年茧价大幅上涨。年桑蚕春茧价格同比上涨63.21%,夏秋茧价格同比上涨37.45%,全年加权平均茧价达元/50kg,创历史新高,比上年上涨元/50kg,涨幅达47.11%。茧价上涨带动蚕茧产值大幅增加,年全国桑蚕茧产值达.15亿元,比上年增加52.99%,无论 值还是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1.5真丝绸出口企稳回升

受中美 、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经济大幅衰退、欧美市场丝绸消费低迷的影响,—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和出口量连续3年大幅下跌。年随着新冠肺炎疫苗广泛接种和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丝绸出口企稳回暖。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年我国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7.5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3%;其中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5%;进口额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56.94%。从出口商品结构看,丝类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9.52%,占比19.79%;真丝绸缎出口3.94亿美元,同比增长45.25%,占比29.17%;丝绸制成品出口6.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75%,占比51.04%。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丝类进口.62万美元,同比增长.79%,占比17.27%;真丝绸缎进口.24万美元,同比增长23.82%,占比5.51%;丝绸制成品进口3.16亿美元,同比增长49.21%,占比77.22%。从数量看,我国丝类贸易自年出现30年来 次进口大于出口62t之后,年丝类进口量继续大幅增加至7t,进口与出口的数量差扩大至t;进口单价上升至9.6美元/kg,同比涨幅达74.86%。

1.6丝绸产品内需继续释放

年以来,房地产价格上涨、P2P爆雷、中美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内外部大环境对终端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导致市场对之前释放的丝绸消费转向低迷。但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电商、直播带货、抖音小店、微商等线上营销模式的不断拓展和国潮品牌的崛起,国内丝绸消费需求开始回升,丝绸产品的内销比例进一步上升至70%左右。据商务部监测,年1—6月全国50家丝绸样本企业销售额为14.83亿元,同比增长33.99%,自3月份开始当月销售金额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30%,显示出丝绸内销市场得到有效恢复。此外,随着业界对蚕桑茧丝资源多元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加强及消费者对食品、医药、保健等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桑枝食用菌、桑叶茶、桑椹酒、食用蚕蛹、雄蛾酒等产品不断受到消费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sltx/1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