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 学期 单元练习题

一、你会填(20分)

1、除病*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生物圈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素,另一类是因素.

4、“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的是对生物的影响。

5、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关系。

6、在一定地域内,和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它们的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

8、是 的生态系统。

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和流动,有*物质也能够沿着它们进行积累。

10、生物既能环境也能环境。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

二、你会选(40分)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C、玩具熊D、松鼠

2、不属于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

A、收集和分析资料B、设计探究实验C、临摹细胞图D、观察和调查

3、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长B、都具有细胞结构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D、能排出代谢废物

4、生物圈的厚度为……………………………………………………………………………()

A、20千米B、10千米C、千米D、1千米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6、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下列正确的是………………………………………………………()

A、问题——假设——实验——结论B、假设——问题——实验——结论

C、问题——实验——假设——结论D、问题——结论——假设——实验

7、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全部的鱼B、麦田中全部的小麦

C、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D、沙漠及沙漠上的全部生物

8、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①非生物物质和能量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⑤食物链⑥食物网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B、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

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可以获得较多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B、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

D、长江水灾和城市沙 与人类破坏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11、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缺水干旱C、植被被破坏D、食物链被破坏

12、.在含DDT的水体中,食物链“藻类→鱼→鸟”的生物体所含DDT量,正确的是…………()

A、鸟>鱼>藻类B、藻类>鱼>鸟C、鱼>藻类>鸟D、鱼>鸟>藻类

13、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螳螂捕蝉,*雀在后

14、如图,当某种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①B.④;

C.②D.⑤

15、“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

16、绿色食品指的是……………………………………………………………………………()A.绿颜色的食品B.经济价值高的营养食品C.有叶绿素的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17、“螳螂捕蝉,*雀在后”描写了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A、竞争B、合作C、寄生D、捕食

18、完成下列活动需要用调查方法的是…………………………………………………………()

A、观察细胞结构B、人口普查C、查阅报刊杂志D、网上下载图片

19、对海洋中的植物进行调查,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而在深海处没有绿色植物生存,这是因为那里缺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20、麻大湖景色美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三、探究实验(40分)

1、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发展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叶是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4)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 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_。

(5)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2、请你根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的体会,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 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

(2)你们小组是在的场所中,才能采集到鼠妇;

(3)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个,是;

(4)如果要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和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

(5)如果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和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

(6)实验完成后,你们小组是如何处理鼠妇的?

答:;为什么?答:。

四、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有一片广袤的草原,草原上主要生活着袋鼠等食草类有袋动物,草原上没有猛兽。年,好事的移民从英国带来了12只欧洲野兔。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 :澳大利亚没有鹰、狐狸这些天敌,与兔子生态地位相近的小袋鼠对它们也没有竞争能力,于是它们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到了年,兔子已遍布整块大陆。由于兔子和牛羊争夺牧草,草原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想尽了办法,筑围墙、打猎、捕捉、放*等等……兔灾仍然无法消除。后来,澳大利亚人从国外将能够捕食兔子的狐狸引进草原,数年过去了……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一条食物链:

(2)你认为兔子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的原因主要是:

(3)请你设想并描述数年或更多年后草原上可能出现的情形: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rybw/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