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随童心,“程”现精彩

为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的文件精神,强化教师“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积极探索幼儿园园本课程改革,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4月6-7日中午柳市欢乐谷幼儿园班本课程审议活动拉开帷幕。

小小一班

《穿衣大战》

课程缘起:

每天午睡起床,老师就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但是 总是出现各种状况:有的小朋友在等老师阿姨帮忙,有的小朋友的衣服上下颠倒怎么也寶不上,有的小朋友前后寶错了,还有的小朋友在抢同一件外套,还刺下很多衣限漫人认领.,面对这种情况,也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小小一班开启了《弯衣大作战》此班本课程。

课程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衣服的结构,尝试区分衣服的正反面,前后,能自己穿衣服。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穿衣服。

3·喜欢自己穿衣服,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小二班

《嗨翻土豆》

课程起源:

有一天,孩子们参观植物角看到了土豆,引发了一连串的提问,“老师老师,这土豆是用来干嘛呀?...老师老师,这土豆上面长了什么啊.“老师,它还能吃吗?”孩子们对这些发了芽的土豆特别感兴趣,针对他们的各种疑惑,我决定开启我们班的土豆探索之旅。

课程目标:

1.探索认知土豆的生长过程,通过种植、观察、实验等学习形式,丰富自己关于土豆的认知经验。

2.积极参加各种探究、创造活动,大胆表达自

己的发现、想法。

3.了解土豆的营养成分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树立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小小三班

《洗手,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课程缘起:

幼儿的一日流程里,洗手,是个超级频繁的事件,我们也发现孩子们不会正确洗手,通常在玩水,也跟家长简单聊过这个问题,家长普遍说:好好的洗手变成了玩水;洗得太快了;喜欢玩泡泡,洗完手上还有泡泡;会洗湿袖子。。。。

在当下疫情的环境下,洗手,真的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课程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何时该洗手。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小一班

《豆你玩呀》

课程缘起:

一次带孩子们经过托班的的植物角,发现他们的*豆小盆栽种得特别好,已经发出绿绿的小芽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议论纷纷......

芮芮说:好神奇的豆豆呀。

伽伽说:绿豆是怎么发芽的呀?

小羽说:我想种一颗豆豆,让它慢慢发芽。

基于孩子们对豆豆这么感兴趣,我们的《豆你玩呀》班本课程就此诞生了,开启探索豆豆之旅......

课程目标:

1、认识豆豆的营养价值,丰富科学知识。

2、亲自动手制作豆豆的工艺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3、挑战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二班

《寸草春晖》

课程缘起:

世界上有一种爱,最伟大,最无私,任你肆意地索取,却从不需要报答;有一种情,与生俱来,就像春雨,润物无声,绵长悠远,那就是母亲的爱。我们小班的孩子在平时或是在伤心难过之时,无论在哪种情景之下首先想到的都是妈妈,所以我们班在课本主题“合家欢”的开展下,重点延伸了以“妈妈”为主题的班本课程。

课程目标:

1·围绕“我妈妈”主题谈话,尝试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妈妈。

2·安静倾听同伴表达的信息,培养轮流交谈的习惯。

3·通过话题交流,激发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小三班

《蚕宝宝的成长日记》

课程缘起:

小三班的植物角来了一群蚕宝宝。有一天孩子们看到盒子里的蚕宝宝说:

咦!这黑乎乎的是什么?

这应该是小蚂蚁吧。

小蚂蚁不是这样的,它头上有触角。这应该是蚕宝宝吧。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认识到了这是林老师刚买回来的蚕宝宝,它们叫蚁蚕。像小蚂蚁一样小。同时孩子们又提出了疑问:蚕宝宝不是白色的吗?

课程目标:

1·通过认识蚕宝宝,知道蚕沙的药用价值。

2·初步了解蚕宝宝一生中蜕几次皮。

3·了解蚕宝宝吐丝后的作用。

中一班

《向“筷”乐出发》

课程缘起:

因一次好奇“筷子”走进了我们的课程......

Q米:“老师,为什么大班的哥哥姐姐用筷子吃饭,而我们用的是调羹呢?我们什么时候也用筷子吃饭?”

浩浩:“你会用筷子吗?”

萝卜:“会呀,会呀,不过我家里的筷子和这个不一样,我用的是小孩专门用的筷子,上面有放手指的圈,筷子的一头有个机器猫。”

瑶瑶:“我的不是,我上面有小兔子”。

晨宝:“老师,我家里的筷子上有红色的小花,是塑料的......”

课程目标:

1.通过看看、摸摸、玩玩使幼儿辨认各种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与用途并学习归类。

2.让幼儿使用筷子,初步学会拨,夹物品,做到持筷姿势正确。

中二班

《有趣的管子》

课程缘起:

低结构材料结构简单,可变性大,操作性强,可以 限度的满足孩子们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需要。于是本学期在班级区角里提供了一份彩色的管子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开始了以管子为主题的班本课程。

课程目标:

寻找并认识各种管子

.自由探索各种管子,知道管子的秘密及作用

幼儿通过大胆想象,自主创编管子作品。

中三班

《“蚁”想不到》

课程缘起: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篮球场附近发现成群结队的小蚂蚁,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蚂蚁好小啊,它在做什么”“它要去哪呀。”“它会睡觉吗?”看着孩子们有那么浓厚的兴趣瞬间变身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的课程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蚂蚁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蚂蚁家族分工与合作的情境。

2.技能目标: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邀请、送回蚂蚁,能以情境式演唱、绘画、游戏模仿等方法表现蚂蚁,并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爱蚂蚁,理解、尊重蚂蚁的情感,知道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能与动物和谐友好相处。

大一班

《今天,你打卡了吗?》

课程缘起:

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小学生的早晨》

我们一起制定计划表,从明天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看看谁能把准小学生的好习惯坚持下来!

硕硕:“老师,我们是要打卡吗?”

铭铭:“老师,这和我们之前的阅读打卡是不是一样的?”

……………………

课程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主独立性。

2、初步形成时间概念,锻炼幼儿的毅力和坚持性。

3、增进亲子情感,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

大二班

《聪“名”伶俐的你》

课程缘起:

这个学期,班级孩子逐渐养成了自主签到的好习惯。每天早上在签到表上,都认真书写自己的名字,一旁幼儿边等待边讨论:"哇,你的名字写得真好看!"你的名字好难写啊!"就在这不经意的签到聊天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姓氏产生了兴趣,并展开了讨论。姓氏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传承的意义,可以说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因此借助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姓名的探究之旅开始了...

课程目标:

1、认知:了解名字的含义,发现姓名中隐藏的秘密

2、技能:愿意大胆表述自己名字的秘密,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3、情感:通过有趣的活动,感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大三班

《世界是纸做的》

课程缘起:

纸,源于自然,纯粹质朴;

纸,创造自然,千变万化;

给孩子一张纸,孩子还你万千世界。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

在孩子们眼中,

却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孩子们了解、探索不同材质、不同类型、不同花纹的纸。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大三班的孩子们开始了“纸”的探究之旅。。。

课程目标:

1、了解使用、制造再生纸的环保意义,知道生活中要节约用纸。

2、通过观看视频、发现使用废纸自制纸张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准确的词语说明其操作过程。以操作方式验证自己的讲述内容和顺序,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观察所得。

3、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操作性,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4、通过记录并比较实验结果,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改变纸的承受力,以及纸的韧性。

郭园长对本次课程审议一一指出了课程精彩之处与不足

每一位老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追随孩子兴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