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抗复发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8.html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订阅啪皮皮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源:格物读书ID:gewuliangzhi

作者:三三

上个月,全国两会召开。一位人大代表建议“增加独生子女看护假”的提案,瞬间冲上热搜。2.5亿的阅读量,一时间又把独生子女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好奇,国家已经放开生育二胎,甚至还有消息说马上就要开放三胎,为什么独生子女这个话题还会有这么大的热度。实际上,从年到年,在30多年的独生子女*策下,中国诞生了1.76亿独生子女。据估计,在年,独生子女的数量可能达到近2亿(数据来自《京华时报》)。现在年龄 的一波独生子女们,已经40岁了,他们的父母,都已经到了该养老的年龄,可孩子却还没成长到独立生活的程度。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是两难。独生子女四个字,对这2亿人来说,已经成了无法言说的苦。01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以前经常有人说:独生子女多幸福啊,父母给了他们全部的爱,不分摊,不打折。诚然如此,可小时候百分百的宠爱,就意味着长大后百分百的责任。当他们长大成人,独生子女所承受的压力,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天涯论坛,曾有一位82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现身说法。他的母亲几年前去世,父亲又查出了肺癌晚期。作为父母 的孩子,他必须放下工作,甚至冒着被辞退的风险,一个人带着父亲做检查,治疗。与此同时,回家买菜,送饭的重担也只能落在他一个人头上。他的这段话,暴露出了作为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困境。在父亲生病到 离世这段时间,我不止一次渴望有一个兄弟姐妹,不是朋友,不是远房亲戚可以代替的。刚刚查出父亲患癌症晚期时,我渴望有个兄弟姐妹能够让我抱着痛哭一场,因为我不能把脆弱展示给我的父亲看;在带着父亲外出求医时,我渴望有个兄弟姐妹能帮忙照应,哪怕是一天、两天也好,因为照顾病人真比照顾婴儿身心俱疲;在父亲 离世的时候,我更是渴望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至亲,那种只剩我一人的孤独感,真的不到那一刻是谁也无法体会的。你要知道,当人生所有的重大决定都由一个人来做,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对独生子女来说,这是多大的压力。而在父母已老,子女尚小时,一睁眼,周围全是依靠自己的人,找却不到自己可以依靠的人时,这又是多么的悲凉。更何况,这是每一个独生子女,将来必须面临的痛。有人说这只是个例,可随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养老问题日渐突出,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父母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这种情况来临,我们就只能独自扛下所有艰难,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独生子女与老龄化的父母》刘蒿/摄02独生子女与空巢老人从科学的角度看,独生子女家庭的“高危性”,在于它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倒三角构造,意味着全部的重心都落在独生子女身上。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只有一个孩子的他们,成为空巢老人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因为平日的生活中,大多数在外拼搏的独生子女并不与父母住一起,甚至不在同一个城市。网上曾经有句话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的爸爸躺在地上,可你却在通讯录里。这对于每一个离家在外打拼的子女来说,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父母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更害怕在家人最需要你的时候,自己无法及时的出现。有人说:既然我们无法离开现在生活的城市,为什么不把父母接过来养老呢?可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在接受访问时曾谈及过这个话题。在-年那段时间,他也曾把父母从老家武汉接到了北京。那时他想,既然有这个能力,把父母接过来才能踏实一点。但现实却告诉他,把父母接到身边,只是他自己踏实了,而父母并不踏实。那段时间恰好是他工作最忙的时间,所以即使把父母接到了北京,相聚的次数也没有变的更多。而他的父母却以为,去了北京就可以天天和孩子见面。真相却是,不仅孩子工作忙见不到,自己的社交圈也断了,大多数的日常就是老两口在家里四目相对。我们总觉得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就是陪伴,实际只是让他们换个地方继续孤独而已。不仅如此,把父母接过来,且不论他们是否适应,住房、医疗也都将是巨大的考验。而生活节奏和时间安排差异等导致的各种问题,独生子女也不见得一定能应付的过来。之前网上有人做过调查,问老人们是否愿意和子女生活。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偶尔去小住可以,长居不可能。”原因很简单:“大城市过不惯。”其实还是害怕添麻烦,父母只有你一个孩子,不愿轻易向你求助。可除了你之外,他们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求助。世纪什么最重要?是钱。知乎曾有人发帖问:“独生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个高赞回答是:“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传统中国家庭讲究多子多福,用多个子女合力托举起一个大家庭。但对独生子女来说,没有兄弟姊妹,只能在工作和父母之间左右为难。没有退路的他们,如果请护工照顾父母,就必须背负起两倍、三倍的经济压力。这些年,无论是生产还是服务行业,人工价格都很贵。根据家*服务公司的价格表显示,照顾老人的价格,一个月最少都要元,这还是在老人能够自理的情况下。如果老人不能自理,这个价格就会上涨到六七千,甚至更高。保姆的工资加上父母的其他开销,一个月最少也要一万多。根据报道,年,我国工资月薪水平普遍不足六千元。这意味着至少一半以上的独生子女,月薪仅够给护工发工资。如果是农村或者三四线城市,恐怕子女挣的钱还不够支付护工费。高昂的保姆费用和微薄的收入,形成鲜明的矛盾。那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呢?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目前来说,养老院的收费标准有以下几个区间:以北京为例,北京西城区靠近亿元的中端民营养老,采用“押金+月金”模式。会员需要一次性缴纳-万不等的会费,每月还需要缴纳-的租金以及元的餐费。而公办养老机构虽然便宜上许多,但每年床位有限,很多老人登记后三四年才能入住。更有甚者,从当时开始排队,得等20年后才能住进去。我们等不起,父母更等不起。这还是在父母健康能顺利入住的情况下,万一父母此时生了一场大病,便无异于灭顶之灾。有位ICU的医生,晒出了一份账单。这是一个临时进ICU抢救的老人,一天的部分费用:昂贵的令人咂舌。当然,对于有钱的父母或者子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是,我们大多数父母和子女,缺的就是钱啊。所以,“孝顺”就是一件昂贵的 品,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能承担得起,更何况是独生子女。毕竟我们面临的压力远不止这些,我们也需要养老、养娃、养车、供房……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活着,并且必须要比别人更加的拼命赚钱,这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宿命。04看过一张很经典的获奖摄影作品,照片的名字叫做“独生子”。张审*/摄一个独子,坐在两张病床中间,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很可能这个独子身后还有堆积如山的工作,有不得不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努力加班的妻子,还有需要照顾的孩子……而这个孤寂脆弱的背影,可能是你,是他,也是我。正如作家李月亮所说:那个从前最幸福最受宠的小孩,慢慢活成了最坚强最疲惫的大人。他们困在时间和财富的矛盾里。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繁琐里。困在没有替代和喘息的单枪匹马里。作为独生子女,我们不怕死,怕的是自己死了,妻子孩子无人照顾,父母无人养老送终。作者:三三,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我们相遇在格物读书,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早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进步,本文首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