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工作参考毛南族种桑养蚕织就幸福生活
今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在广西全区54个贫困县中,有46个县种桑养蚕,其中17个县把桑蚕产业作为“5+2”县级特色产业。同时,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桑蚕育种在全国居 水平,自主育成的家蚕品种饲养量占全区的98%以上,蚕茧产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今日工作参考栏目为您带来,桑蚕产业如何成为毛南族群众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的经验。 立足根本聚焦“造血” 环江县立足本地实际,将蚕桑作为县级“5+2”、村级“3+1”农业产业扶贫 项目,大力推广了“桂桑优12”“桑特优2号”等优良桑树品种和“两广二号”“桂蚕2号”等优良蚕品种,普及应用了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自动上蔟等省力实用技术,以蚕桑良种良法良技结合,通过产业扶持、示范推进与技术帮扶,带动养蚕户增产增收。 年,环江县按元/平方米补助标准引导全县蚕农建设标准化蚕房,加大对贫困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支持,推进蚕桑组织化生产;通过“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实施,整合区市县乡村五级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广桑蚕优良品种,开展桑园丰产栽培、示范推广省力化高效养蚕技术设备和蚕沙无害化处理等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提高科学种养水平,打造环江万亩生态高效桑蚕扶贫产业园。 科技助力示范引领 从年起,环江县着力提高桑蚕科技支撑水平,重点实施“优茧工程”“良园改造工程”和“桑蚕技术推广工程”等三大工程,以“三高”蚕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抓好桑蚕生产;并建立以县蚕业技术指导站为核心,由县蚕业技术骨干、乡镇蚕业技术员、重点蚕区辅导员和村屯种养能手多人组成的四级蚕业技术服务网络,覆盖全县12个乡镇个村,负责向4万多户蚕户提供栽桑养蚕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试验示范、蚕种供应等一条龙服务,采取“广泛技术培训+现场示范+专人跟踪指导”相结合模式,提高蚕农科学种养水平,推动全县桑蚕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下一步,全县将继续引导蚕农建设标准化蚕房,通过统一技术措施、统一生产批次、统一桑园管理、统一蚕沙管理、统一饲养品种、统一生产管理“六个统一”来强化标准化生产。 主体带动长短结合 目前,环江共建成县乡级现代蚕业标准基地12个,总面积余亩,分别建成两个万亩生态高效桑蚕产业示范区;帮扶户贫困户建设标准化蚕房近3.5万平方米,全县大部分蚕农都采用地面育与蚕台育,方格蔟、自动上蔟设备应用率已超过75%…… 该县企业带贫减贫机制效果突出。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提高蚕农的标准化意识和科学种养水平,有效保护蚕农利益的同时,大大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 环江大力开发桑枝栽培食用菌,推广蚕沙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广泛引导群众利用桑园间种套种蔬菜、冬萝卜等短期作物,增加桑园产出,不断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王澎;编辑:刘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11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粪便入药,到底是愚昧无知还是科学合理
- 下一篇文章: 广西宜州桑蚕吐出脱贫丝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