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与蚕相见

陪你朝朝暮暮过春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强调让幼儿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教师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

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极积累

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来自蚕宝的介绍

大家好,我是蚕宝。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和朋友们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

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知道这是蚕

好像一颗颗芝麻

它是蚕吗?是蝴蝶的宝宝吗?

哇,长得好像毛毛虫

好可爱,我喜欢它

它们有没有牙齿?会咬人吗?

初见春蚕

好奇渺小的生命

好奇蚕是怎样成长

决定开启一场养蚕之旅

SPRING

蚕宝入驻前

我们要想一想该如何养蚕

蚕宝住在哪里、吃什么

小朋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用画笔记录下来

养在瓶子里,给它喂树叶,长大后变成蝴蝶。

让蚕宝宝住在大房子里,有足够的食物。

用一个大大的纸箱当它的家,让蚕宝宝住在里面。也要有一定的温度,晚上蚕宝宝会睡觉。

经过小朋友们的讨论

更多的是围绕蚕宝的家和吃的食物

打造“蚕”之家

经过小朋友的打造

蚕宝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家

大大的纸箱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纸杯花的装饰增添美感

还有可以躲迷藏的小山洞

·

饲养篇

一龄的蚕宝还比较小,吃的桑叶需要小一点。那就切一切,动手为蚕宝准备丰富细小的食物吧。

长大的蚕宝,就可以吃一整片桑叶。

定期清理蚕宝的粪便

拥有干净舒适的环境

蚕宝安心地住在大一班

小朋友们轮流负责喂食、打扫

发现没有食物也会及时添加

像个大孩子一样照顾蚕宝

看你慢慢长大

观察日记

4月8日

凑近看一看,这蚕宝宝好小一只黑黝黝的,用上放大镜瞧瞧,它的头好大。

4月11日

比前几天看到的时候长大了一点,有一点点变白了。

从“小芝麻”到白白胖胖

用画笔记录

让我们学会观察

学会照顾、学会记录

奇思妙想屋

这蚕宝宝身上为什么会有“月亮”?

蚕宝宝把头抬得高高的,是不是老师说过的它在休眠,又要长大了?

蚕宝宝拉的臭臭居然不是臭的?

带着小问题我们一起出发

去解密蚕宝身上的奥秘吧

1

月牙是在蚕幼虫期区分公蚕和和蚕的一个标志,只有公蚕的背上才有。

2

嘘,不要打扰到它。他们可能正在蜕皮,有的在吐丝。

3

嗯,真的没有味道。我告诉你吧,这可是蚕身上的宝贝,叫做“蚕沙”,是一种中药,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的功效。

哇!蚕宝宝结茧啦

朝夕的相处

我们也在一次的发现与探索中

对蚕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一个个白色的蚕茧

是一路陪伴的成果

有的小朋友想着等待它变成蝴蝶

有的小朋友则提议把茧做成花吧

一份茧成蝶,一份茧成花

那就动手做起来吧

故事的花儿绽放

将这份探索的奇妙之旅

留在我们和蚕的春夏里

孩子了解其他生命的过程

也是不断建构生命观

从而引发珍惜生命的积极情感的过程

陪蚕宝宝的朝朝暮暮过春夏

也是大一班小朋友在

幼儿园的 一个春夏

愿孩子如蚕宝宝

厚积薄发破茧成“蝶”

END

编辑

文露

审核

李晶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1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