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球友好食物”这一概念在国外大火,简而言之就是人们以“不 地球的方式获得优质的食物”,确实有道理

不过,对于有着千年种地传统的中国来说,“地球友好”几乎是刻在DNA里的操作,毕竟只有不 地球,土地方能肥沃,才会六畜兴旺,家肥屋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

或许国人并不知道“地球友好”这一名词,但并不妨碍古人凭着智慧,践行着地球友好的原则

在顺德,“地球友好”的模式更是曾被贯彻得相当 ,这里有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是良性循环的典范”,这就是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Via

景坤大像素)

依托着循环经济,顺德人养出了最棒的鱼,水网密布下,是千年围垦孕育出的丰饶与自得,鲜美的水产,让顺德人常吃鱼爱吃鱼更会吃鱼

一句名满天下的“味在凤城”背后,是顺德人对“地球友好”概念和食物的热爱、敬畏与追求

01

宜食一物

顺德的鱼,凭什么就更鲜?

一物君的一位北方朋友曾被顺德大厨的蒸鱼手艺震惊,雪白的牛乳融化鱼肉上,去腥之余,为鱼肉平添了几分别样的乳香,嫩滑的鱼肉柔若无骨,多一分嫌老少一分又过生,只需用舌头和嘴唇轻轻一抿,水产特有的鲜美裹挟着淡淡的奶香,立刻充盈口腔

(牛乳蒸鱼白色的是牛奶做成的咸牛乳片)

而当这位朋友知道自己吃的不过是最寻常不过的鲩鱼(也就是北方人口中的“草鱼”)时,更是大呼不可能:“肉柴多刺的草鱼,凭什么能够这么鲜?”

好问题。除了水网稠密和雨热适宜外,顺德鱼鲜一大原因就是桑基鱼塘。所谓桑基鱼塘,指的是将种桑、养蚕,饲鱼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优异的循环经济类型

从历史上来看,顺德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地势低洼,珠江和西江水系带来的大量淤泥肥沃了周边的土地,但也让这里洪涝频发,为此,先民们逐渐探索出了“以塘泥肥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泥”的循环经济法,每一步的废料都能成为下一步的肥料

按照《顺德县志》记载,北宋末年,顺德龙江一带已经开始植桑养蚕,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广州贸易地位的日益提升,今顺德陈村和南海龙江都已经出现了大量桑基鱼塘,这里出产的蚕丝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一船生丝去,满载白银回”让顺德相当富足

清末,顺德的禾田只占耕地的不到十分之一,到部分都是桑塘,新中国建立后,顺德鱼塘亩数也长期在广东名列前茅。

(顺德生滚鱼片粥Via

德食)

“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循环经济下,不仅浪费少了,鱼也更加肥美无腥味,这也为顺德人的吃鱼,打下了坚实基础

02

宜食一物

凤城鲜味岂止鱼生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风味原产地》等美食纪录片的热播,顺德鱼生仿佛成为了顺德鱼的代名词

科学来说,淡水鱼生还是有着不少风险,而在本地人看来,顺德的鱼鲜,又岂止鱼生这一种吃法呢?

顺德鱼的吃法究竟有多少种似乎已经不可考证了,据本地人说有超过种,数字听起来有些夸张,但顺德人对鱼的热爱,却也对得起这份夸张

按照一物君的认知,顺德吃鱼大体可以分为“见鱼”和“不见鱼”两大派别,所谓“见鱼”,就是你能一眼认出是鱼,代表作如牛乳蒸鱼、筲箕/簸箕鱼、粥水鱼等等,每一道都是对师傅“手势”(即厨艺)的大考验,所用鱼的种类也有不同,留到下篇细说

(真·全鱼宴)

而“不见鱼”更有意思,鱼饼、鱼球、拆鱼羹/鱼蓉羹,鱼面、酿鲮鱼都是其中翘楚,这些菜都是将鱼去骨取肉,烹制而成,在保留鱼肉鲜美的同时,让大人小朋友都可以放心的、尽情的吃鱼

(剁碎的新鲜鱼蓉,将以煎炸炒煮等各种方式重回顺德人的餐桌via

南风窗)

宋人笔记《冷斋夜话》中,曾称人生有五恨,其一就是“恨鲥鱼多骨”,后来这段话又被张爱玲“发扬光大”,其实吧,如果这两位尝过顺德大师傅的手艺,估计人生里的“恨”就会少上一条

以鲮鱼为例,除了主脊骨和肋骨外,肌肉中还有数不清的细小鱼刺,由于分布并不规则,因此处理起来非常麻烦,这同样彰显了顺德厨师刀工的不凡

例如看似简单的鱼饼,其实制作繁复,需要先起出大块完整的鱼肉,先晾干再冷藏,加入陈皮胡椒等剁碎搅拌,直到鱼肉的纤维都被揉软,方可入锅煎制

(喏,要像《食神》里打牛肉丸这样打)

类似的还有鲮鱼球,不过比起香脆Q弹的鱼饼,鱼球口感要更加弹牙筋道,因此还需反复摔打,直到鱼肉胶质析出,也就是顺德人说的“起胶”才可,这样的鱼球吃起来又鲜又爽,略有爆汁感,谁能不爱呢?

更复杂一些的还有鱼面,顾名思义,就是把鱼肉做成面条。《顺德县志》称,鱼面始创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是清晖园一位梁姓厨师所创

与两湖地区的鱼面不同,顺德人选用的鲮鱼,一斤鲮鱼,只有 两肥瘦合适的鱼肉能被用来做鱼面,将鱼肉打到“起胶”后,用裱花袋将鱼肉挤入熬煮好的鱼汤中,待熟即可食用,技术娴熟的师傅可以连绵不断,一根就是一碗

(顺德鱼面Via某点评aa)

03

宜食一物

用巧手对待自然的馈赠

如果说上文提到的“不见鱼”菜式更像是小吃,那么一物君尤其喜欢拆鱼羹和酿鲮鱼,则是标准的大菜

拆鱼羹是标准的羹汤类菜肴,口感吃起来像是淮扬名菜文思豆腐。顺德师傅会把鱼片拆下香煎,再将鱼肉“拆”成蓉状的细丝

(加入了胡萝卜、葱花等的七彩拆鱼羹)

拆好的鱼肉与丝瓜/凉瓜、香菇等食材烩成羹汤,一口下肚,鱼肉的鲜香,羹汤的顺滑,瓜类的清爽三者无缝衔接,不枉师傅费尽心思

酿鲮鱼的复杂程度更高,需要先用将鱼的全部内脏取出,再用钝刀将鱼肉和鱼皮全部分离并保证鱼皮不破,在师傅的巧手下,一条鲮鱼被掏得剩鱼皮

取出鱼肉后,调味并放入香菇马蹄等食材制作成馅,打至起胶,再将全部鱼肉塞回原有的鱼皮里,直到鱼肚鼓胀,待冷藏、香煎与略微焖煮,并淋上酱汁后,一道传统的酿鲮鱼便大功告成

(酿鲮鱼把鲮鱼肉起出剁好再填回鱼体内)

有意思的是,绝妙的刀工让酿鲮鱼看起来像是一道艺术品,浑身散发着高级感,而拆肉煎焖的做法,与马蹄等脆甜口味配料的加入,也让鱼肉的鲜味更加突出,鲜爽无骨的口感让牙齿和味蕾同时得到了满足

这道菜式的复杂,让不少外地的顺德菜馆望而却步,也一度成为一物君判断外地(尤其是广东省外)顺德菜馆水准的一个硬性标准

好了,今天内容就先到这~下篇,一物君再好好说说,“见鱼”的顺德吃鱼法

PS:一物君精选的广西沃柑已经上架,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选购~

参考资料

1、岭南水乡文化,为何顺德与桑基鱼塘互贴标签?

顺德档案史志

2、顺德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桑基鱼塘

广州科普

3、顺德藏在鱼肚子里

南风窗

4、没有一条鱼能活着游出顺德

那一座城

5、顺德这座宝藏小城,太好吃了吧

寻味顺德

↙如果喜欢还请分享+点赞+在看3连↘一物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1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