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有爱沙土70岁老太摆摊支撑整个家
希瑞斯姐姐:在沙土街,每天有一位年过七旬不到一米五的老太按时出摊,15元一双的布鞋每双只赚一两元。老太的老伴因脑溢血行动不便,几个孩子有的患精神病有的患小儿麻痹症,全家靠她一人辛苦摆摊支撑。她说最怕被请去吃酒,怕出不起份子钱。转起帮帮老人! 七旬老太辛苦摆摊一人扛起一个家 住在沙土街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能看到,在沙土街渝水印象对面的路口,一名年迈瘦小的老人摆摊卖布鞋。她卖的布鞋好穿耐磨,每双仅需15元,附近很多老人家要买布鞋都会去她那儿买。她就是73岁的廖金莲。 很多附近的居民只知道她是一个为生计仍在奔波的老人,却不知道这名身高不到1.5米、年过七旬的矮小老人身上背负着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她老伴行动不便,几个孩子有的患精神病,有的患小儿麻痹症,而廖金莲日夜奔忙,摆摊辛苦赚得的微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一家几口人的口粮和药费。 一双鞋赚一两块钱 “要买一双不?15块钱,这鞋我卖了很多,很耐穿,是耐磨的底。要就买一双,可以穿两年呢。”16日下午,记者在沙土街渝水印象对面看到了正在做生意的廖金莲,几平方米的地摊上,几十双老年人穿的布鞋整齐地摆开,还顺便搭售一些儿童的衣服。旁边一辆类似托运行李的“车”是廖金莲拉货的设备,身高不到1.5米的廖金莲每天拉着这辆车来回跑两三趟。记者看到,由于已经73岁高龄,瘦骨嶙峋的廖金莲背有些佝偻,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有点模糊,手皱得像树皮。廖金莲告诉记者,自己摆地摊已经很多年,年在城北摆摊,直到年才到沙土街。刚来到沙土街时,还租了一个店面,然而随着家人治病吃药的开支日益加大,她只得放弃店面,靠摆摊生活。 “只要不下雨就出摊,这里的人都认识我。每双鞋也就赚一两块钱。今天生意不错,卖了8双。”当记者问及今天的“行情”,廖金莲高兴地说。 靠摆地摊扛起一个家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年过七旬还得在外风吹日晒,靠摆摊谋生,人们不禁对她的生活好奇。谈到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廖金莲叹了口气,原来廖金莲有5个孩子, 的已经51岁,最小的今年38岁,除了二女儿能养活自己外,其他的孩子患精神病或小儿麻痹症而无法独自在社会上生存。令人遗憾的是,廖金莲48岁的大儿子,曾经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却因不明原因患上了精神病。 “老伴以前在袁惠渠工程管理局上班,每个月有一点退休工资,他今年75岁了,得过脑溢血,身上一身病,走路也不利索,要拄着拐杖慢慢移动,每个月都要吃药,我每天要帮他洗澡洗衣服。”廖金莲说。正因如此,家里的重担全落在瘦弱矮小的廖金莲身上。然而廖金莲也并非是个“铁人”,记者看到,由于有次脊椎受损严重,廖金莲走路时要用手撑着腰,隔着衣服,记者还能摸到她后腰的地方明显陷进去了。 最怕被请去“吃酒” “我闲不住,摆摊也就是赚点菜钱。如果不出来做事,连买菜的钱都没有。”廖金莲说。在她的家里——袁惠渠家属楼,记者看到,屋内堆满了货物, 像样的电器就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最怕被请去吃酒,出不起份子钱。”廖金莲直言不讳地说,“不过也有例外,我二女儿离婚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外孙女在城北谋生。每次逢年过节我都尽量给两个外孙女包个红包。”廖金莲说。 “多赚些钱吧,趁着身体还能支撑下去多干几年,天天摆摊也辛苦,要是有个店面就更好了。”谈及以后的打算,廖金莲说。(新余新闻网) 如何订阅: 查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10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扣上糖尿病的ldquo帽子rdqu
- 下一篇文章: 春天采桑莫伤树说说我所了解的中国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