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栽桑养蚕女性扛旗

震泽是太湖流域历史悠久的桑蚕重镇,种桑养蚕的习俗静静流淌在人们的血脉里。而女性、母亲们在蚕桑劳作里起了主导作用,她们用无尽的耐心和细致的双手,绕出了这柔美的细丝,撑起了一家的衣食生活。

蚕丝虽美,丝绸虽俏,每个桑蚕家庭里的母亲,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和操劳,却往往被冲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母亲节来临之际,在震泽这块以丝绸为骄傲的土地上,我们更应该把这些种桑养蚕的母亲们,从幕后推向前台,是她们让“丝绸小镇”名至实归。

/02/

桑蚕之手母亲之手

在震泽的桑蚕人家里,无论从采集桑叶,到喂养蚕宝宝的各个阶段,再到缫丝制绵的各道流程,都需要母亲们用自己的双手照料,她们真正把自己的母爱,放入对蚕宝宝的悉心呵护中。

摘桑之手——五月的蚕桑园,桑树靠近芽梢顶端*绿色的嫩叶最适合蚁蚕食用,必须一片片单独采下叠好并仔细盖好,防止失水枯萎。

执羽之手——一龄的蚁蚕十分娇嫩脆弱,手是万万碰不得的,来自打铁湾的蚕妇就用鹅毛来轻轻移动它们。

捧沙之手——蚕宝宝全是都是宝,甚至它们的粪便“蚕沙”都因有各种疗效而被中医入药,震泽谢家路的蚕妇小心把它们收集、晒干。

握稻之手——农家每年都会特意留好一批手工割下的稻秆,晒干后编成柴龙供蚕宝宝上山作茧。

捧蚕之手——五龄熟蚕时需手工上簇,蚕妇小心翼翼得将它们放在蚕山上,好似捧着自己的宝宝。

摘茧之手——近一个月的悉心照料后,蚕茧丰收了,小心翼翼的把它们摘下。

煮茧之手——经过混茧、剥茧、选茧后,合格的蚕茧就要入沸水煮透,蚕茧外围的丝胶遇水软化,“丝头”自然而出。

接绪之手——缫丝过程中茧丝难免有断裂,需快速而准确的连接,因此接绪的熟练程度是一个缫丝女工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

缕丝之手——生丝经过复摇、整理后,再需人工一一对照,检验色差等才算最终成品,等待被制成其他丝绸制品。

拉绵之手——柔软的蚕丝被冬夏宜人,但需要把茧衣一层层均匀拉开铺好,才有这柔软的质感。

看完以上从种桑养蚕,到缫丝拉绵的过程,我们是不是对“丝绸小镇”的伟大母亲的敬意油然而生?的确,对母亲们日常的操劳心怀感恩,每天就都是母亲节。

/03/

感恩母亲携游震泽

如何表达对妈妈的敬意呢?带她们漫游蚕丝古镇吧!

在宝塔街青青的石板路上,牵着妈妈的手,走走那窄窄长长的巷子,看看那市廛密集的老街,和上了岁数的房子和斑驳的回廊。

随便拐进一个小巷,看看屋顶摇曳着小草光影的半块瓦片,墙角的那块墨绿的青苔,聆听渐渐远去的生之繁华,却依稀能辨的、过往的、关于繁华的故事……

这个母亲节,震泽古镇安静的等你到来。

图文:震泽古镇旅游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shaa.com/cspzff/10022.html